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氨气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如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并探究氨气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制备氨气并探究氨水的酸碱性
(1)该小组选用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钙固体共热的方法制备氨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装置_______(填“A”或“B”),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再进行尾气处理,则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按气流方向填写,部分装置可重复使用)。
(2)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反应结束后向装置E中滴入数滴酚酞试剂,则装置E中的现象为_______,氨水呈_______(填“酸”或“碱”)性。
Ⅱ.探究氨气的还原性
小组成员查阅文献发现若将生成的氨气与氧气混合通入装有催化剂的试管中,并对试管进行加热,可能生成、,还有可能生成
(3)经查阅资料知在某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的过程(部分物质未标出)如下,ad表示吸附状态,则在最后一步生成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4)该小组选用作为催化剂,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利用产物分析仪检测到了中间产物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其后续的变化是_______
2023-06-1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兴趣小组设计出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并探究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性。
(2)装置乙中盛装品红溶液,可以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证明该漂白原理是可逆的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
(3)装置丙中盛装酸性溶液,可以观察到溶液褪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4)装置丁中盛装溶液,可以观察到_______现象,体现_______性。
(5)图1中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
(6)若用图2中装置来收集,气体应从_______(填“A”或“B”)导管口进入。
2023-04-1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化学试题
3 . 验证氧化性,某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加热装置已省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止水夹,通入一段时间,再将T型导管插入B中,继续通入,然后关闭
Ⅱ.打开活塞a,滴加⼀定量的浓盐酸,给A加热。
Ⅲ.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
Ⅳ.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离子。
Ⅴ.打开和活塞c,加入70%的硫酸溶液,一段时间后关闭
Ⅵ.更换试管D,重复过程Ⅳ,检验B中溶液的离子。
(1)检验B中溶液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2)过程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向过程ⅢB中的黄色溶液中通入气体,会观察到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4)若将C中制取的通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可使溶液褪色,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5)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结论如下表所示。他们的检测结果⼀定能够证明氧化性的是_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

过程为Ⅳ,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过程Ⅵ,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

既有又有

(6)将B中的溶液换成溶液并向其中通入(标准状况下),若溶液中有被氧化成单质,则原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
2022-11-24更新 | 26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4 . 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一氧化氮,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加热装置和夹持装置均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操作现象
I.将B装置下移,使碳酸钙与稀硝酸接触产生气体
II.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
III.将A装置中铜丝放入稀硝酸中,给A装置微微加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E装置中开始时出现浅红棕色气体
IV.用F装置向E装置中鼓入空气E装置中气体颜色逐渐加深
V.一段时间后C装置中白色沉淀溶解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I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操作I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C装置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操作II中当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时立刻将B装置上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操作III中A装置中产生无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E装置内气体颜色逐渐加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操作V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说明)_____________
2022-09-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东北师范大学连山实验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线上考试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制备并探究的性质。
实验I:利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并探究的反应。
备选装置(水中含酚酞溶液)
IIIIII
(1)装置A中烧瓶内的试剂可选用_______(填标号)。
a.碱石灰  b.浓硫酸  c.生石灰  d.五氧化二磷  e.烧碱
(2)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则需在的导管末端连接表中的装置_______(填序号)。当装置D中集满氨气后,关闭,打开,引发喷泉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3)若探究氨气与氯气的反应,则需打开处导管连接制取纯净、干燥氯气的装置。
①装置D中氨气与氯气反应产生白烟,同时生成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②从处导管速出的气体中含有少量,则装置C中应盛放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实验II:利用图2装置探究的反应。

(4)装置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若能够被还原,预期装置C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6)此实验装置存在的一个明显缺陷是_______
6 . 利用下列有关实验装置进行相关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检验金属钠与水反应的热效应
B.用图乙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
C.用图丙所示装置可以比较、S的氧化性
D.用图丁所示装置检验氨气的水溶性
7 . 某同学按下图实验装置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记录实验现象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③中白色沉淀都是
B.实验开始时①中的黑色固体可能是
C.为了确定①中白色固体是否为硫酸铜,可向冷却后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
D.加热④中褪色后的溶液,溶液不变色
8 . Y形管是一种特殊的仪器,与其他仪器组合可以进行某些探究实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探究SO2与BaCl2反应生成沉淀的条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玻璃管的作用是连通大气,使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广口瓶,参与反应
B.c、d两根导管都必须插入BaCl2溶液中,保证气体与Ba2+充分接触
C.Y形管乙中产生的是氧化性气体,将BaSO3氧化为BaSO4沉淀
D.e、f两管中的试剂可以分别是浓氨水和NaOH固体
2020-09-23更新 | 1686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协作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9 . 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都用如图示的装置进行试验。通入二氧化硫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___
(3)第二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解于水(再加BaCl2溶液)→白色沉淀→(加入稀硝酸)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生成。上述方案是否合理?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
(4)在100mL混合溶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mol/L,0.1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填选项字母)。
A.0.15          B.0.225        C.0.35        D.0.45
2020-06-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10 . 氢化钙(CaH2)常作供氢剂,遇水蒸气剧烈反应。某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制备氢化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不可用于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
B.装置III、V所起作用相同
C.直玻璃管加热前,用试管在末端收集气体并验纯
D.试验结束后,可通过取样加水,根据气泡判断是否有CaH2生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