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性质的探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1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某同学利用和70%的溶液制取并探究其性质。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___________
(2)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该实验现象说明具有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性。
(3)装置D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4)装置E的目的是探究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
2024-06-07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2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省略)和试剂进行NH3的制备及性质探究的一体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后,关闭K2,K3,打开K1、K4,加热甲处试管。甲处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乙处瓶内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丙处烧杯中的试剂为稀硫酸,丙处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关闭K1,打开K2,丁处瓶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继续反应一段时间后,关闭K2、K4,打开K3,挤压胶头滴管,己处圆底烧瓶内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
(3)甲装置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代替,试剂a可选择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氨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氮的氧化物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024-06-05更新 | 18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3 .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含碳元素)与浓硫酸共热制取SO2并完成相关性质探究(不考虑水蒸气)。
(1)有同学认为制得的SO2中可能混有杂质,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验证气体成分,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为验证并吸收SO2,装B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装置C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装置D中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_
③装置G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_____
④装置H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设计如图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能验证SO2具有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②为验证SO2的还原性,取试管b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Ⅰ:向第一份溶液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方案Ⅱ:向第二份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方案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填 “Ⅰ”“Ⅱ”或“Ⅲ”);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024-05-27更新 | 219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敬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化学卷
4 . Ⅰ.对甲苯磺酸是一种白色晶体,熔点107℃,易溶于醇、醚和水,是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

实验室利用磺化反应制备对甲苯磺酸(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装置中有分水器,其作用是使回流的水蒸气冷凝进入分水器,有机溶剂进入烧瓶,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当分水器中的水量不再增加时,停止加热
B.分水器可将反应体系中的甲苯移除
C.烧瓶中不需要添加沸石
D.冷凝水从x口进入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Ⅱ.根据对甲苯磺酸的结构,有同学推测对甲苯磺酸的性质和硫酸相似,进行了如下探究:
(3)对甲苯磺酸可能是强酸,电离方程式:,设计简单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____
(4)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具有___________

A.吸水性                    B.脱水性                    C.强酸性
(5)向吸收液中滴加一定量___________溶液,仍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说明对甲苯磺酸不具有强氧化性。
A.Ba(OH)2                    B.NaCl                           C.CaCl2
Ⅲ.对甲苯磺酸可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合成丙酸乙酯。
将0.2 mol丙酸(M=74 g∙mol−1)、1 g对甲苯磺酸和0.24 mol乙醇(M=46 g∙mol−1)加入三口瓶中,加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过滤,分别经水、碳酸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干燥后进行蒸馏,蒸出17.4 g馏分。
(6)计算该反应的产率____。(产率=,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1位小数)
(7)请评价用对甲苯磺酸代替浓硫酸做酯化反应催化剂的优点___________
2024-05-02更新 | 2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化学自主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探究NH3、NO2的性质。
I.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甲、乙分别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浓硫酸、碱石灰                    b.五氧化二磷、碱石灰
c.碱石灰、无水氯化钙              d.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
(3)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C装置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___________
II.探究NO2、O2混合气体的喷泉实验。

(5)在G装置圆底烧瓶中的虚线上描出导管实线图时,应:___________(填字母)。
a.进气管短,出气管长              b.进气管长,出气管短              c.进气管、出气管等长
(6)G装置有多种作用,请任写出其中两种___________
(7)常温常压下,G装置上的圆底烧瓶集满气体进行喷泉实验,若最终液体充满整个烧瓶,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mol·L-1(已知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为VL/mol)。
2024-04-29更新 | 158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九县(区、市)一中(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化学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6 . 资料显示,可以将氧化为。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氧化的产物及铜元素的价态。
已知: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氧化性几乎相同。
I.将等体积的溶液加入到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振荡。
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实验Ⅰ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部分溶解,溶液为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棕色
实验Ⅲ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实验Ⅲ所得溶液中,被氧化的铜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蓝色)或(无色),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步骤a.取实验Ⅲ的深红棕色溶液,加入,多次萃取、分液。
步骤b.取分液后的无色水溶液,滴入浓氨水。溶液颜色变浅蓝色,并逐渐变深。
ⅰ.步骤a的目的是_______
ⅱ.查阅资料,(无色)容易被空气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步骤的溶液中发生的变化:_______
2024-04-20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大题02 化学实验综合题(逐空突破)-【大题精做】冲刺2024年高考化学大题突破+限时集训(新高考专用)
7 . 为探究+1价Ag的氧化性,开展如下活动。
(1)配制溶液:称量→溶解→冷却→操作①→洗涤→注入→混匀→定容→操作②→装瓶贴标签
①下列图示中,操作①为_______、操作②为_______

②用FeCl3·6H2O配制100mL0.1mol·L-1FeCl3溶液时,应称量_______g固体。
③实验室AgNO3溶液通常盛放在_______试剂瓶中。
(2)通过如下实验,比较Ag+、Fe3+、I2的氧化性。

实验现象:
I中产生黑色沉淀,滴加KSCN溶液,变红
II中溶液呈棕黄色,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III中产生黄色沉淀,滴加淀粉溶液,未变蓝
①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②I、II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
A.氧化性顺序:Ag+>Fe3+>I2                    B.氧化性顺序:Fe3+>I>Fe2+
C.还原性顺序:I>Fe2+>Fe3+                    D.还原性顺序:Fe2+>Ag>I       
③推测III中未发生Ag+氧化I的原因_______
(3)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Ag+氧化I的反应。

①图中盐桥中的电解质可用_______
A.KCl    B.KNO3    C.Fe2(SO4)3
②闭合K,电流计指针偏转。“石墨2”作_______
A.阴极                    B.阳极                           C.正极                           D.负极
③已知0.1mol·L-1AgNO3溶液的pH=6。上述实验中可能是氧化了I,将装置中的_______溶液换成_______,闭合K,指针未发生偏转,确认Ag+氧化了I
取I中产生的黑色沉淀0.0216g于试管中。进行实验:①向黑色沉淀中滴加稀硝酸使其溶解;②再向试管中滴加氨水,边滴边振荡至沉淀恰好溶解;③再向其中滴加乙醛溶液,加热,产生光亮的银镜。
(4)写出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为得到光亮的银镜,实验时应做到:_______(任写2点)。若黑色沉淀全部转化为银镜,理论上需要乙醛_______mol。
A.1×10-4      B.2×10-4     C.1×10-3      D.2×10-3
2024-04-18更新 | 497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4届高三质量调研(二模)化学试题
8 . 某实验小组探究的制取、性质及其应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无色)
【实验i】探究的制取(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

实验i     

向装置C的溶液()中通入一段时间,至C中溶液的pH为7时向其中滴加一定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固体。
(1)试剂a是___________
(2)向溶液中通入的目的可能是___________
(3)pH为7时滴加一定量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同学甲在C中出现白色沉淀之后继续通,阐述你认为同学甲的操作合理与否的理由___________
【实验ii和实验iii】探究的性质

(5)写出H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
(6)结合实验ii现象,写出步骤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7)对比实验ii和实验iii,得出实验结论(填2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iv】探究的应用
(8)将溶于乳酸中制得可溶性的乳酸亚铁补血剂。同学乙用酸性测定该补血剂中亚铁含量,再计算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发现乳酸亚铁的质量分数总是大于100%(操作误差略),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024-04-18更新 | 561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化学试题
9 . 实验室可用图中装置(略去部分夹持仪器)制取并验证其性质。

(1)装置F中盛放溶液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___________,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多少判断生成的快慢,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馏水       b.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       d.饱和溶液
(4)C试管中的试剂可以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性,现象为___________
(5)为验证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充分反应后,取试管D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方案I: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II: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方案III: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溶液,有产生白色沉淀。
上述方案中合理的是方案___________(填“I”“II”或“III”)。
2024-03-05更新 | 353次组卷 | 2卷引用:期中测试卷一【测试范围:第五、六章】-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10 . 某化学小组为探究SO2的制备、性质及检验等相关问题,进行如下实验:
I.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SO2

(1)①实验所需装置的连接顺序是:a→_______→d→e(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标号表示)。
②该实验中制备S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③仪器C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其作用为_______
Ⅱ.探究SO2的性质
(2)将收集到的SO2持续通入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①装置E中出现_______现象时可验证SO2具有氧化性。
②装置F用于验证SO2的还原性,为实现这一目的,需进一步采取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
③从硫元素间的相互转化所得的规律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Na   b.Na+    c.Cl2     d.Cl-      e.Fe2+
Ⅲ.葡萄酒中抗氧化剂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测定)
准确量取100.00mL葡萄酒样品,加酸蒸馏出抗氧化剂成分,取馏分于锥形瓶中,滴加少量淀粉溶液,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100mol/L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操作三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22.50mL。(已知滴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反应是+SO2+2H2O=2HI+H2SO4)。
(3)滴定前需排放装有溶液的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其正确的图示为_______(填字母)。
A.B.C.D.

(4)判断达到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所测100.00mL葡萄酒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_______(以游离SO2计算)为mg/L。
2024-03-05更新 | 3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威远中学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高中化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