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

材料二   “周秦之敝,罔密文峻,而奸轨不胜。汉兴,扫除须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

——班固《汉书》卷6,景帝第


(1)材料一中观点体现了哪个学派的主张?简述判断理由。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法、道、墨三家治国主张的相关论述。据此可知,这些主张
学派论述
法家认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手段才能达到至德的社会,强调君臣共同守法,在实行耕战的国策中实现民众的利益
道家从“法自然”的高度,反对战争,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的无为政治
墨家主张在“天”面前,君主和民众是平等的,让有才能的人参政、议政,珍惜民力

A.具有朴素的民本思想B.适应了诸侯兼并战争的需要
C.都体现纲常伦理思想D.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诉求
2022-01-07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墨家提出"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尚之"的思想;名家邓析子提出"无厚"主张,他说"君有三累·…·惟亲所信";法家韩非子说"能去私行行公法者,则兵强而敌弱。"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时局变动促进社会思想多元B.思想领域趋同色彩明显加强
C.社会变革要求打破世袭特权D.主要思想流派阶级属性相同
5 . 韩非将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代和当今四个时期,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变化的,一步步走向进步。据此可知,韩非
A.具有朴素唯物史观意识B.代表了中下层平民利益
C.提出了隆礼重法新主张D.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
6 . 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
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主之所用也七术,所察也六微。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绣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该言论出自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关于尧舜禹禅让问题,孟子认为“昔行,舜荐禹于天,十年有七,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之,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韩非认为“舜逼尧,禹逼舜……人臣弑其君者也”。二人认识不同主要源于各自
A.阶级立场B.政治思想C.历史视角D.史料选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D.“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2021-10-03更新 | 53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湖南益阳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同学在研究战国时期诸子思想时找到这样一些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与上述名句相对应的学派按顺序应该是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B.儒家、法家、道家、墨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