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6 道试题
1 . 东汉儒生认为:“三纲之义,日为君,月为臣,列星为民也”“君臣之义生于金,父子之仁生于木,兄弟之序生于火”“人头圆法天,足方法地”。其学术思想
A.植根于上古时期的文化传统B.重申了先秦儒家的理想主义
C.开启了哲理思辨化的新儒学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统治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商鞅、韩非、李斯等都倡导运用政权力量控制意识形态。这种倡议在统一王朝实践中率先取得突出成效的是
A.孟子提出“仁政”思想B.秦始皇“焚书坑儒”
C.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隋文帝开创科举制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新儒学发展为官方学问的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儒家胜利”的影响。
2020-02-17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史学家说:“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它却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材料主要表明
A.儒学与政权实现了结合B.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
C.儒学的政治色彩渐浓D.儒学便于巩固封建统治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中国先民在天人关系上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

材料一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材料二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材料三   董仲舒实现了对先秦诸子的真正综合,建构起了一套新的儒学体系,为西汉封建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并在政治举措上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改革措施。董仲舒的这些理论和实践活动,适应了时代的要求,顺应了历史的发展趋势,促进了西汉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西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摘编自于首奎《两汉哲学新探》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商到西汉时期中国先民在天人关系上的认知变化,并简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理论和实践活动的积极影响。
2020-02-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汉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下诏明确规定:“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但凡遇谋反、谋大逆等重大犯罪,则引“大义灭亲”为据。这反映了当时
A.三纲五常的世俗趋向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以德辅刑的治国理念D.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元年,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就谓?谓文王也。昌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董仲舒进一步将其阐发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摘编自白寿弃《中国通史》


凡是存在的现象,必然有其存在的缘由。为什么是中国人创造了中华大一统的奇迹?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以“中华大一统现象”为例证明该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角度多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西汉汉武帝改革官制,在全国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有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古州名。这说明了汉代
A.监察体制走向成熟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C.地方行政区划变化D.皇权专制得以现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独尊儒术”的政策推行后,儒家之外各家学术的传习者仍不乏其人,他们不仅可以公开教授、治学,而且不少人可以进入宫廷为官。这说明“独尊儒术”政策的推行
A.使儒学成为选官的唯一依据B.对于加强君主专制作用不大
C.使六经之外的学术不再传授D.并没有禁绝其它思想的传播
2020-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是学者对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思想发展状况的叙述。由此推测可知,该时期
*经学传承系统的延续与宇宙支持系统的建立
*凸显君王的意义和儒学的意识形态化
*君王的制约与对权力的超越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制定律令与裁决刑事的原则和教条
*思想一致的时代

A.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
B.儒家思想成为被推崇的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糅合佛道注重思辨哲理
D.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猛烈抨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