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26 道试题
1 . 孔子“镜像”

材料一 《史记》成书于公元前91年,其中的“孔子世家”有这样一段内容:

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材料二 海昏侯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西汉第九位皇帝,汉武帝之孙)墓出土的陪葬品中有一面青铜衣镜,镜框木质背板绘有孔子图像,并配有题记: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殁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至于今不绝,学者宗之。自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胃(谓)至圣矣!


(1)分别指出《史记》与“孔子衣镜”的史料类型。
(2)对比分析《史记》与衣镜题记的相关内容,你有什么发现?并加以说明。
2020-01-25更新 | 226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高三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抽样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据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问道于老子。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前写成《道德经》后不知所终。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被尊为神仙。汉代起,历代帝王开始祭拜老子。这说明
A.老子博学多才B.政治统治借助于神权
C.道教备受推崇D.汉代儒学并未古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挟天子以令士人”。荀彧、孔融、钟繇、司马懿等一批名士都围绕在他周围,为他“镇静地方,稳定局势”。这表明当时
A.儒学正统地位比较牢固B.曹操军事实力最强大
C.孟子“仁政说”得宣扬D.汉献帝利用曹操势力
2020-01-25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如图所示《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其“讲学”内容应是
A.儒家“五经”B.《道德经》C.《四书章句集注》D.《墨经》
5 .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擢用(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40多岁开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汉武帝时期
A.“推恩令”的颁布B.边疆地区得到巩固
C.“丝绸之路”开通D.儒家学说受到重视
2020-01-21更新 | 3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在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等。下列对古代中国“大一统”的思想基础,表述准确的是
A.无为而治,休养生息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D.外儒内法,王霸杂用
2020-01-2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春秋繁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关于“灾异之变”事件

《史记·儒林列传》这样写道:“中废为中大夫,居合,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摘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汉书·董仲舒传》中则这样写道:“先是,辽东高庙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侯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

——摘自东汉班固《汉书》


(2)从材料二中,找出司马迁与班固对同一人物(董仲舒)同一事件(“灾异之说”)的描述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描述?
2020-01-20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公元前136年,西汉政府在太学中设立五经博士。该举措
A.促进儒学独尊地位确立B.使汉代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
C.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D.推动汉代出现“文景之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东汉光武帝刘秀确立了贵族阀世袭制度,意识形态上主张尊亲世袭制度的古文学派逐渐流行,遂与今文学派并列成为主流学术。古文经书也成为选荐官僚的准则,而今文经学反而逐渐式微,成为少数人的秘传家学。这反映出(     
A.儒学发展深受政治影响B.儒家思想流派的分化
C.东汉经学发展成果显著D.古今经文学冲突严重
2020-01-2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朝时,社会上有一批人被称做“游侠”。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游侠郭解“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认为郭解的做法违背礼法,破坏等级制度,“其罪已不容诛矣”。两人对郭解的不同评价反映了
A.游侠群体发生了质的变化B.两人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变化D.两人的思想境界高低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