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代晋建(南朝)宋的过程中,刘裕通过霸府(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建立的控制皇帝和朝廷的府署机构)网罗人才,实现禅代,推动了晋宋之间的政治结构转变。如表为刘裕的霸府僚属出身占比表。这反映出晋宋易代中(     
非士族次等士族(含北人,吴地士族)高级士族
人数13927
比例1.49%58.21%40.30%
A.南方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不断膨胀
C.政治资源得到整合D.门阀士族走向消亡
2 . 西晋太康元年,广陵郡(今江苏境内)领有淮阴、江都等八县,户口数八千八百。到东晋安帝时,该地区衍生出海陵、山阴二郡,而成三郡,这三郡在刘宋时领县干四,户口数增长到一万四千百八十。这一现象(     
A.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开发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要D.消除了南方的民族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十六国北朝时期,各政权普遍推行“胡汉分治”政策,即对境内少数民族采用本族制,汉族采用汉制。其具体到职官上,则是中央职官名号大都沿袭汉魏以来的制度,地方上大都采用州郡县三级制。该政策(     
A.使民族隔阂更加严重B.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C.有利于少数民族汉化D.实现了民族大融合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兰陵长公主之死案。神龟年间(519年左右),北魏兰陵长公主怀孕,期间因遭遇驸马刘辉(南方叛逃而来的皇室成员刘昶之孙)的不忠与家暴,导致腹中胎儿流产,并最终因伤逝世。案发之后,刘辉畏罪潜逃,与其有染的两位民女张容妃、陈慧猛及其兄长张智寿、陈庆和被捕入狱。该案审理过程如下:先是负责审理此案的门下省(北魏皇帝秘书机构)主张:刘辉殴打公主、堕杀胎儿,属谋反大逆,应判处死刑;张容妃、陈慧猛耽惑刘辉,也应判处死刑;张智寿、陈庆和知情却不防范,应判处流刑。对此,摄政灵太后基本核准,只将两位民女死罪改为髡鞭付宫(即剃发、鞭笞之后,贬入宫中为奴)。随后,尚书省(北魏正牌司法机构)三公郎中崔纂以儒家父系家族伦理为标准,对五位案犯的判决提出了三点抗辩:其一,公主已嫁刘辉,其首要家族认同即为刘家,而非皇室,公主流产之胎儿,首先是刘辉之子,其次才是皇室成员,故刘辉所犯是堕杀亲子罪而非谋反大逆罪,应判处徒刑而非死刑;其二,两位民女的罪行按照当时惯例至多处以徒刑,髡鞭付宫量刑过重;其三,两位民女均已婚,据当时已有的法律共识“已醮之妇,从夫家之刑”,其罪行不应连坐兄长,且法律允许“期亲相隐”,兄弟知情不报,可以谅解。此外,尚书省右仆射游肇亦奏言:门下省负责出纳,核罪结案,本非其事言下之意!门下省无权审理此案。最终,本案由灵太后一锤定音-尚书省所有抗辩驳回,崔纂乡职,游肇停薪。

——据魏收《魏书》卷111《刑罚志·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公主之死案”的审理过程加以评析。(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5 . 关于劳动者的身份,汉代法律只承认奴(奴隶)、良(平民)的区别,没有依附民的条例;而南北朝时期,法律进行了调整,已经有了奴、良和依附民三者的区分。这表明南北朝时期(     
A.农业生产遭受重创B.户籍管理更加严格
C.庄园经济有所加强D.门阀势力无限膨胀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孝文帝时期北魏政治领域发生的变化。

材料二   孝文帝以其远见卓识,顺应封建化和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潮流,推动了本族封建化及民族融合。此后,历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统治者都不同程度地效法孝文改制,不断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的血液。

————李文梁《孝文改制及其对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过程中呈现的特点。
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这些因素包括(       
①出现了几次局部的统一   ②民族交融加强   ③南北长期对峙   ④北方政权逐渐强大
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8 . 十六国以来,“五胡”君主就拥有重大的军事专制权威。尽管在这里也经常出现民族冲突和各种动乱,然而各政权也随即开启了汉化进程,如采用汉式官制、编制户籍、振兴官学、建设法制等。这种情况的出现(     
A.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基础B.反映了少数民族开始形成华夏认同
C.证明了少数民族政权合法D.加速了民族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尖锐
2023-09-10更新 | 348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2023-09-09更新 | 760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魏晋时期,内迁的匈奴人被统称为“屠各(或休屠)”,后其姓氏多改为刘、王、金、张、董、梁等汉姓。南北朝后期及以后“屠各”之名很少再见于史籍。这一现象说明(     
A.匈奴人已经远徙他处B.民族平等得到了落实
C.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D.民族布局进一步优化
2023-09-07更新 | 46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