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对于颜体楷书,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海岳书评》中有这样一句评价:“颜真卿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下列关于楷书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A.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B.字形方正,规矩严整
C.工整清晰,飞洒活泼D.变化丰富,奔放跃动
2 . 魏晋以来,佛道思想流行。隋代王通开始提倡三教合一,唐代韩愈更是建立了儒家道统,宋代思想家以接续孔孟道统为己任,打着“辨异端,辟邪说”的旗号,吸收佛道的思想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这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环境变化助推儒学思想创新
B.程朱理学思想与心学观念合流
C.经济转型引发了主流思想的嬗变
D.儒家学者缺乏坚定的政治立场
3 .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下列有关隶书错误的有
①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六年诏铭》
②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③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标设计参用了隶书字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2021-01-08更新 | 125次组卷 | 35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东汉时期,士人尊儒成风,高门世族累世经学,而魏晋时“公卿士庶罕通经业”,曹魏皇族更对“孔子之术”进行毫不容情的质疑。该变化反映出
A.门阀世族喜好决定世风转移B.正统思想随王朝兴替而变化
C.时代变迁影响价值观念选择D.佛道思想强烈冲击儒学地位
2020-10-23更新 | 258次组卷 | 36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从先秦到汉代末年,书写汉字的功能主要是为了实用,其次才是表现汉字的造型和线条的美。在汉末魏晋之际,书法由实用艺术向观赏艺术急剧地转化并发展成为自觉的艺术。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书法家的主观意愿B.造纸业快速发展
C.毛笔的发明和使用D.文字的频繁使用
2020-05-17更新 | 323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吐蕃市高昌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元节由上古时期农作物丰收祭祖演变而来,民间按例要用新米等祭祀祖先,向祖先报告秋成;唐宋时,中元节逐渐发展成为佛道祭神、民间祭祖的一个全民节日。这一变化说明,唐宋时期
A.南北文化存在差异B.多元文化互相兼容
C.重农传统受到冲击D.宗法观念日益浓厚
8 . 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有北魏不同时期凿刻的佛像,下面两个佛像的面部特征和表情有着明显的不同,一个唇厚、鼻高、目长、肩宽,气势雄健,一个丰满柔和,神态可亲。影响这种艺术创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佛教的进一步盛行
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C.汉化政策的影响
D.雕刻工匠技术水平
2016-12-13更新 | 472次组卷 | 3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农一师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