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根据统计,在元朝时期蒙古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占总人数的68.2%,妻子为汉族者更高达71.4%;色目人进士之母为汉族者为54.5%,妻子为汉族者则为50%。这体现出元代(     
A.四等人制对婚姻没有束缚B.国家统一使民族隔阂消解
C.民族交融推动文化的延伸D.科举制度受到统治者重视
2024-01-1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定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反映元朝某一政策的漫画。元朝的这一政策(     
A.具有强烈的民族压迫色彩B.阻断了社会各阶层流动
C.基本隔绝了各民族间交流D.改变了国内人口的布局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护府是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重要机构,涉及北方边疆及岭南地区。都护府的职能是(一)负责维持本府辖区内的统治秩序,对内附民族进行安辑;(二)保卫本府所辖各府州的安全,防止他国侵犯;(三)考核本府下属各府州都督、刺史与中央合作的情况及其“治绩”,叙录功勋;(四)镇压人民的反抗,征讨民族上层的分裂叛乱。都护府的长官除汉族官员外,还有部分少数民族的上层人士。都护府下辖的各羁縻州,长官由当地少数民族原有的酋领、君长担任。

——摘编自唐启淮《唐代都护府述略》

材料二   在中国长期的大一统历史中,元朝是由北方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的第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中央集权王朝,而且把大一统国家治理模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峰。元朝基本上实现了对西藏、新疆、云南等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统一多民族国家政策。这是以往中原王朝难以企及的政治成就,也是元朝历史不同于前代的特殊性。

——摘编自乌云高娃《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唐朝在边疆地区设置都护府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边疆治理上的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记载元代历史的藏文史书《汉藏史集》中写道:“最初,在玛卡秀雅许的上部,有斯巴的王子名叫亭格,生有三子,即汉、藏、蒙古(霍尔)三者”。由此可知,当时(     
A.大一统思想得到发展B.文明起源多样性得到认同
C.华夏认同的观念形成D.中华同源共祖意识的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一统后,大批散居内地的蒙古、色目人既浸润于汉文化,又热衷与汉族士大夫参加各类游宴雅集;而汉族士大夫不仅认可这些异族士子,甚至还会为异族忠烈撰写悼词。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A.民族矛盾已经消融B.儒家伦理观受到了强烈冲击
C.民族交融开始出现D.“华夷一体”观逐渐深入人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元史》记载,元代礼部尚书约82人,族属可考者78人。其中,汉人46人,占59.0%;蒙古人14人,占17.9%;色目人11人,占14.1%;南人7人,占9.0%。这一现象反映出元代(     
A.民族平等政策的实施B.民族交融进入高潮
C.注意缓和统治阶段矛盾D.儒家礼制得到贯彻
7 . “元朝自混一以来,大抵皆内北国而外中国,内北人而外南人,以至深闭固拒,曲为防护,自以为得亲疏之道。是以王泽之施,少及于南;渗漉之恩,悉归于北!”材料反映了元朝的民族政策(     
A.缓和民族矛盾B.体现“因俗而治”
C.维护国家统一D.带有狭隘民族观念
8 . 元初,关于如何修撰辽、金、宋三史出现了两种主张:一种以宋为正统;另一种以北宋为宋史,南宋为南宋史,辽、金为北史。统治者最终确定了“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的修史方案。这一方案(     
A.摒弃了王朝正统观念B.利于中华民族整体意识发展
C.体现了因俗而治理念D.推动边疆管理与内地一体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学者萧启庆指出,“元朝部分儒化程度较深的色目人和蒙古人逐渐成为士人,他们和汉族的士人相互交往,逐渐形成了一个超越族群的多族士人圈”。这一现象的出现(     
A.缘自统治者平等的民族政策B.说明儒学开始成为正统思想
C.体现了民族交融的时代特征D.消除了元朝存在的民族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