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基层治理权力结构图


——吴晓林,岳庆磊《皇权如何下县:中国社区治理的“古代样本”》

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1835年,英国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

——摘编自部编版《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变革的原因以及启示。
2024-02-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下图所示是来自某历史学者的统计。他试图以此说明魏晋时期(     
(曹)魏太仆何夔一(西)晋太傅何曾
(曹)魏豫州刺史贾速一(西)晋司空、尚书令贾充.
(曹)魏尚书卫觊一(西)晋司空、尚书令卫灌
(曹)魏司徒王昶一(西)晋司空王浑
(曹)魏尚书令裴潜一(西)晋司空裴秀
(曹)魏司徒陈矫一(西)晋大司马陈骞
(曹)魏_上党太守羊衢一(西)晋征南大将军羊祜
(曹)魏尚书仆射杜畿一(西)晋曲州刺史杜怒.
(曹)魏东郡太守王机一(西)晋御史大夫、守尚令王沈
A.士族集团勾结成风B.朝廷朋党之争严重
C.统治集团的封闭化D.地方割据势力增长
2024-02-08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创新发展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维也纳会议上,英、俄等战胜国的初衷是希望参加并主导会议进而获取利益,使整个欧洲的局势向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转变。但事实上大国并没有追求本国权力最大化,而是做出了更多的退让。这表明(     
A.协调矛盾成为当时欧洲大国的共识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维也纳体系消除了各国之间的矛盾D.欧洲大国已放弃殖民政策
2024-02-0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二)历史试题(河南卷)
4 . 20世纪末,西方国家在贫穷落后的城乡社区施行“社区企业家项目”,依靠与鼓励贫困社区所驻地的中小企业参与改造贫穷社区和“城中村”,其目的不只是解决废弃旧房的维修与重建问题,更重要的是以此为突破口,对贫民区进行综合治理。据此判断,该项目的实施(     
A.弥补了政府对社区管理的不足B.秉持着济贫互助的理念
C.使社区享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D.意在恢复自由放任传统
2024-02-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清史列传》记载:康熙时靳辅(河道总督)奉旨修治黄河,其河务谋略大多出自幕客(官员私聘秘书)陈潢之手。但“胥吏之舞弊,必情乎幕客之勾通”,因此“废幕”的呼吁不断。清朝中后期,包世臣上书,主张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秘书。这表明,清朝秘书制度(     
A.符合推进社会治理需求B.有利于君主专制的加强
C.成为官员选拔重要途径D.是吏幕勾结贪腐的源头
6 . 20世纪30年代后期,西班牙共和国被德、意两国所支持的军事独裁者覆灭。1947年签署的《国家元首关于国家元首职位继承法》,宣布西班牙为立宪王国。1967年,西班牙的部分议员实现了普选。材料反映出西班牙(     
A.政治民主化曲折发展B.发展道路追随英国
C.法西斯统治根基深厚D.法律成为专制工具
2024-02-0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2023年3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中增加了“立法应当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规定。这一规定(     
A.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要求B.丰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强调了法治的根本目的D.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参政权利
2024-02-05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根据公开的考古材料,汉画像石“孔子见老子”(亦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或“孔老相会”)的数量有30余幅。这些画像石主要出土于山东、江苏、陕西三省,其中出土于山东的大约占总数的80%。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     
A.未真正推行“罢黜百家”政策B.社会教化广泛地借助画像石
C.民间偶像崇拜具有地域差异D.主流思想决定绘画创作题材
2024-02-0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下诏“其辫发、椎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士民皆束发于顶”。明太祖这一统治举措(     
A.突出了对华夏正统的尊崇B.强调尊卑有序的传统礼仪
C.深受儒学社会伦理的影响D.违背了民族交融历史趋势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纸币之所以发展,是民间抵御政府不当政策的结果。宋朝政府规定四川是铁钱区,在这个区域内没有铜钱流通,只有笨重廉价的铁钱。除了四川之外,陕西则属于铜钱和铁钱混合使用区域,而剩余的地方才是铜钱使用区域。在四川,由于铁钱的价值太低,有商号发明了不记名的交子。人们可以把铁钱拿来存在商号,由商号开给交子作为存款证明。人们可以用交子做交易,不管谁持交子到商号,都可以按照票额领取铁钱。交子最初的发行是在民间,随后由于有的发行交子的商号出现了倒闭的情况,引起了信用纠纷,政府开始限制民间发行,并最终改为政府发行。

——郭建龙《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

材料二   “摊丁入亩”是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实行分两步。第一步,康熙五十一年(1712)“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康熙五十年的全国丁税为准,以后额外增丁,不再多征;第二步,实行“摊丁入亩”,也称“地丁合一”或“丁随地起”,具体办法是把固定下来的丁税额摊到地亩上。“摊丁入亩”是我国封建国家赋役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

——王人骏曲伟时《清朝“雉丁人亩”制度探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最早产生纸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朝实行“摊丁人亩”的影响.
2024-02-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