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独代科举制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是诞生
唐武则天长安二二年(702年)始置武举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殿试封弥(阕名)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殿试誊录
明宜宗宜德二年(1427年)南北分卷
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八股文定型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推行商民分卷制度,商籍生员设立"卤“子号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推行废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

——摘编自《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材料二 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科举制的积极影响。
2021-12-04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有
①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②立法和司法独立③注重保护个人权利
④坚持程序公正⑤无罪推定⑥法官立法
A.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⑥
3 . 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建立的标志是
A.《二年律令》B.《唐律疏议》C.《大唐开元礼》D.《大清律例》
5 . 汉武帝时期,改革地方监察制度,实行刺史出巡制,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工作方式由常驻式改为流动式,刺史要严格遵循“六条问事”,其中第一条针对豪强恶霸,其余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太守。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增强官员责任意识B.强化对地方有效控制
C.削弱诸侯王的实力D.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2021-10-20更新 | 584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公元前536年,郑国子产把刑法铸在金属器皿上;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法律条文被刻于l2块铜牌之上。这表明
A.中国比西方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中西方开启了法治文明的交流
C.法律文献保证了社会稳定发展D.成文法体现了文明发展的诉求
2021-10-16更新 | 795次组卷 | 41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朝建立后,为了激励和督促各级官员尽职尽责,政府几乎把所有官员都纳入了考核的范围,考核内容主要以品行和地方治理效果为主,但从北宋中期开始,宋廷便一直把财赋上交量作为地方官员考核的中心。这一变化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进一步的强化B.三冗的问题日益严重
C.地方官权力呈扩大趋势D.商税已成为主要财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它是官僚政治进入完善和成熟时期的产物。它把朝廷的决策和行政职能分离,但决策权力本身也被分割;它与秦汉时丞相集决策与行政于一身的旧制度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奠定了中枢机构的总体格局,并为以后历代所沿用。它指
A.郡国并行制B.九品中正制C.三省六部制D.猛安谋克制
2021-07-19更新 | 54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2016年9月,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作为全球经济合作重要平台,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借助“一带一路”、亚投行等与更多国家良性互动,实现与其他国家的共赢。这表明
①当代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②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已经动摇
③第三世界倡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
④平等互利、合作共赢是当代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1-07-01更新 | 143次组卷 | 13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南新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