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4 道试题

1 . 我国2018年修订后的《公务员法》第九十条规定: “辞退公务员⋯⋯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辞退的公务员。”并在2005 年《公务员法》(原第八十五条)的基础上追加“并应当告知辞退依据和理由”的内容。修订后的这一规定(       

A.有利于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B.赋予了高级干部更多的人事权力
C.体现了我国公务员管理的混乱D.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中立原则
2024-03-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淳化三年(992 年)开始实行“糊名考校”,即将试卷封印糊名。真宗时,始行誉录制度,即将考生试卷誊录后再送考官评阅。后又进一步规定,负责各类发解试的考官,也得与知贡举一例锁宿。锁宿制度规定:各级主考官员一经受命,立即和外界隔离,就是家人也一律不得见面,直到考试结束。这表明(       

A.官员选拔方式多样B.考试程序逐渐严密
C.保障吏治清明高效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2024-03-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对政见相近的各小党,宋教仁采取联合的办法,组建国民党。为了迎合这些人的观点, “平均地权”被改为“注重民生政策”,国家社会主义、土地国有等主张也被抛弃了,甚至连“男女平权”的主张也被取消了。宋教仁此举(       

A.使国民党的政治纲领背道而驰B.扩大国民党的组织力量
C.意味着国民党热衷于政党斗争D.弱化了国民党的革命性
2024-03-2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4 . 在古代中国的权力属性是私权力还是公权力的问题上,有学者认为:中国君主制的公权力把“天下至公”虚化了,其极端是“大公化私”,公权力最终成为皇帝一姓的私权力。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朝议制度B.王位世袭制C.官僚制度D.中央集权制
2024-03-20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5 . 1941年9月,陕甘宁边区自然科学研究会组织观察日食,帮助学员和群众科学认识自然现象,研究会还参加纺织、军事、地质采矿和医药卫生等领域的建设工作。此后,医药、农学、机电等专门学会陆续成立并开展研究。上述科学实践活动(     
A.反映人民和平建国的愿望B.体现了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C.支持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D.推动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拜占庭帝国在8世纪中晚期编撰的《摩西法典》中规定:击打父母者有罪,将会被处死。同时期中国的《唐律疏议》也规定:告祖父母、父母者,绞;殴者,斩;过失伤者,流三千里;伤者,徙三年。这说明当时东西方(     
A.文明在交流中互鉴B.国家治理重视家庭伦理
C.法律逐渐发展成熟D.皇权直接控制社会基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观察下图,该版画(     

A.刻画了根据地生产运动的盛况B.展示了苏区女性投身建设的热情
C.宣传了解放区土改运动的景象D.反映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浪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024-03-02更新 | 62次组卷 | 37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局部)的对比,考试内容的差异反映的实质是(       
项目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中国科举制(乡试)
考试内容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A.海洋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差异B.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C.中国向西方学习从器物到制度的升华D.英国选官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借鉴发展
2024-03-02更新 | 116次组卷 | 3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选考)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芃先生在《考试兴衰和大国沉浮》中指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考试的兴衰和国运的沉浮密切关联,这绝非偶然现象,其本质是人类自我认识与社会认识的统一、自我改造与社会改造的统一、自我完善和社会完善的统一。

请以“考试与国运”为主题,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