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科举夙为外人垢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具有普通之智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也。其才高者固足以佐治理,次者亦不失为合格之国民。兵农工商,各完其义务而分任其事业。

—摘自张之洞、袁世凯《会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9月2日)

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日来凡出门,见人皆言科考停止,大不便于天下,而学堂成效未有验,则世道人心不知迁流何所,再阅数年又将变得何如,有可忧可惧之端。

—摘编自刘大鸭《退想斋日记》(1905年10月17日)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24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八国联军炮口下逃出北京的西太后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变法,由此开始了晚清最后十年所谓“新政”时期。面对庚子以后的社会危机和日益迫近的革命,它明显地带有王朝自我挽救的意味。而一个扑杀过变法维新志士的人物侈口昌言“变法”,又像是一种历史的嘲讽。所以,人们称之为“假维新”,以区别于戊戌年间那场以救亡图存改造王朝为目的的维新运动。然而,真实常常存在于矛盾之中。在假维新的过程中又实现过一部分真改革。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提炼材料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2024-05-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期国家状态民族交融状态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开拓、推进交流
魏晋南北朝短暂统一、长期分裂大迁徙、大交融
隋唐统一大交融、大发展
宋辽夏金政权并立交往交流交融
元明清空前统一多元一体
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自觉发展新阶段
当代统一民族大团结

——摘编自《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四单元导语

材料二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或多个历史时期,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自拟题目,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5-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永无止境,全球化也还远未被人们认识清楚。关于这一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认识不同。资本主义希望维持现状,或多或少地使之屈服于资本单方向流动的可能。而社会主义让人们看到,为什么资本主义全球化会受到限制,为什么它会不断造成并逐步加深世界的两极分化。”

——【埃及】萨米尔·阿明

材料二   下图为18272017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占 GDP的比重变化图

——引自邵宇《激进的变革:世界正处在全球化“第三次解绑”的技术节点》

根据材料,提取关联信息,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19世纪以来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代税制改革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以一条鞭法为例,“条鞭并夏税、秋粮、均徭、里甲、土贡……。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此所谓积累莫返之害。有明自漕粮而外,尽数折银。天下之银既竭,凶年田之所出不足以上供;丰年田之所出足以上供,折而为银,则仍不足以上供也,无乃使民岁岁皆凶年乎?此所谓所税非所出之害”。……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於后世者大矣。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黄宗羲对一条鞭法的看法。
2024-05-0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暨阳分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建构起了以“民主”“法治”以及由现代政府所承载的“公共行政”等为内容的社会治理体系。这个社会治理体系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发挥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张康之《论全球化、后工业化中的社会治理重构》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工业革命对政治制度和国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工业革命与社会治理”为主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2-25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舟山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杨善洲(1927-2010),云南保山人,曾任保山地委书记等。退休后,杨善洲带领群众开展植树造林,坚持20多年,为大亮山披上绿装,大大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2011年,杨善洲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杨善洲“改革先锋”称号。


结合新中国的相关人物和史实,围绕一种中国的“时代精神”,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体现时代特征,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024-02-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观察两幅图片,提取关联信息,自拟论题并就结合19世纪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1-3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会稽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外交方针新中国外交历程(部分)
建国初期“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1949年,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1950年,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1950年代末—60年代“两只拳头回击”
“一大片”
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出现热潮;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
1970年代“一大片”“一条线”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建交
改革开放后“无敌国”“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1985年,中苏两国实现国家关系正常化;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牵头组建上海合作组织,加入世贸组织;2013年,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合作倡议;2017年,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摘编自《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10 . 明清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前夜,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以下,有过汉晋更革、唐宋更革,但那都是在农耕文明——君主集权政治大格局内部的调整。中国历史上突破上述格局、以工业文明——民主政治为目标的大更革,在清末民初方得以展开,而明代及清代前中期恰值这一大转折的前夜。明清文化主流延续着秦汉以降的常态,而扬弃性的文化变革在潜滋暗长,所谓“常”中寓“变”、“变”中有“常”,故明清文化宜以“袭常与新变”概括。

——摘编自冯天瑜《袭常与新变的明清文化》


结合所学知识,紧扣材料主旨,用明清(1840年以前)相关史实对“袭常与新变”这一主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题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要局限于文化方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