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民族先民们经过夏、商、西周时期的交融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一个稳定的华夏民族共同体。随着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确立与发展,华夏民族进一步吸收、融合边疆民族,发展成为人数众多的汉民族。经过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内迁各民族以华夏自居,中华民族的内在联系与整体性逐步加强。隋唐大一统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发展与华夏认同,而此后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背景下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发展,华夏认同发展为超越族类文化认同之上的更高层次的认同。元朝规模空前的大统一促进了中华各民族间的交融凝聚,强化了这种超越族类的共同体意识。历经明、清时期各民族的交融发展,华夏作为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认同,成为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共同身份标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渐清晰,并在近代各族人民反对列强入侵的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得到进一步升华,化为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力量。

——摘编自刘正寅《中国历史上华夏认同的演进与升华》

根据材料拟定论题,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成文。)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钱庄庄票具有直等现金的作用,在票据到期前,商人可以持票向金融机构申请“拆票”,即现代意义上的贴现。与此同时,外商银行各通商口岸开始设立,华资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仿照西方银行发行新式票据,经营贴现、押汇等业务,现代意义上的本票、支票、汇票均已出现,民众对票据的了解度与接受度逐步提升,票据的流通范围进一步扩大。

——摘编自肖小和、李紫薇《从票据历史角度思考中国票据市场发展趋势》

材料二   

材料三   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需求,做好适老化、国际化等服务安排,提升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友好度和便利性……规模以上的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文博场馆、文娱场所、酒店、交通枢纽站点、医院等重点场所必须配备受理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必需的软硬件设施,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支付方式及工具。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2024年3月1日)

从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围绕“支付手段与社会生活”,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定州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孟德斯鸠在其著作《论法的精神》中指出,任何法律制度都会受到其生存环境的影响。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演变也不例外,它受到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特征。

——摘编自李秋梅《论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发展与演变》


根据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2024-03-0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部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人对西方和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以下几个命题:

西方定期换人换党,中国定期换人但不换党。

西方政党只代表部分或者特定群体,中国共产党则代表全民。

从权力的合法性来源来看,西方模式强调程序和过程,中国则强调执政的成效。

西方的政治权力臣服于大众和资本,中国则保持了独立性和拍板权。

西方政党的命运和体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中国则是两者合一。

——摘编自宋鲁郑《从东西方对比看西方的民主制度危机》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它(科举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其流弊日深。特别是道光、咸丰以后,一方面列强的入侵,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不足以应付“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一方面西方文化的输入、师夷长技思想的影响,促使一批忧国之士认识到八股取士导致士子只知诗文而不通中外……摘编自李世愉、胡平《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清代卷》
清末朝廷对传统文官制度进行变革,在形式上是为了配合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实质上则是为了走向近代世界和实行开明专制,这也是清末预备立宪何以从官制改革“入手”的根本原因。为能选拔出符合当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清廷开始着手对传统科举制度进行变革。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19051213日,《大公报》称:“科举停止后,考试学堂者毂击肩摩。”该报于1906713日又记:“(京师)有某官立学堂之某学生,得父死之电而不奔丧”,因为“回乡里往返须三月之久,恐旷课而扣分数”。摘编自张亚群《从考“官”到考“学”—废科举后考试文化的变革与传承》
19122月,内务部总长呈文说,各省独立以来,唯军政一节全归我有,而地方官吏如府县各缺,皆仍清政府之旧人……伏乞速颁文官考验之令。孙中山接文后,批令法制局,仿照中外考试制度,速即拟定文官考试章程,咨参议院议决施行。摘编自谢青、汤德用主编《中国考试制度史》
上表围绕“清末民初选官制度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运用表2中材料观点加以阐释。(论点明确,逻辑清晰,归纳概括)。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洋工艺学堂是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创办的培养强国建设人才的学校,即今日的河北工业大学及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以下是其筹备、创办及发展的概况(部分):

1902年冬,直隶总督袁世凯接受直隶候补周学熙创建直隶工艺总局暨附设工艺学堂的建议,委令天津知府凌福彭筹建工艺学堂。

19032月,凌福彭呈文袁世凯,报告筹建工艺学堂情况:选定天津东南城角贡院东之草厂庵为堂址,招生30名,需开办经费35千两(白银),常年经费23千两,校名初定为北洋工艺学堂。

19043月,毛庆潘辞职,周学熙复任总办。选拔30名学生赴日本实习。9月,遵照学部同年1月颁布的《秦定学堂章程》,北洋工艺学堂改“直隶高等工业学堂”。直隶工艺总局内所设织工厂,确定为高等工业学堂附属实习工场。

19048月,北洋劝业铁工厂所属图算学堂撤销,其20名学生选送高等工业学堂,编为机器速成科。

19062月,奉天(今沈阳)派50名学生到高等工业学堂代培。增设斋务长。9月,选拔19名学生去日本西京大学所属工厂实习造纸、制革、制碱、染色、铁工等工艺。

19195月,爆发“五四运动”,在校学生带头响应。

192354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天津支部在该校礼堂组织纪念“五四运动”四周年公开讲演大会。蔡和森作“发扬五四精神”的学术报告。

19289月,直隶省改称河北省,该校随之改称为“河北省立专门学校”。10月,河北省府因财政困难将该校撤制。为此,校长魏元光动员校内外校友奔走呼号,几经周折,得张宗昌拨款始保住学校。

19295月,河北省府将该校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同时,将“河北省立第一职业学校”定为工业学院附属学校。学院部设化学制造、机电工程、市政水利工程等三个学系,学制四年。

——摘编自《河北工业大学简介》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2024-02-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3世纪以前英国以郡长、郡法院和城市当局为代表的各级地方政府,不只是国王政府的地方代理机构,同时也是地方共同体的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性
14世纪授予治安法官以搜查、逮捕、审判除叛逆罪和死刑重罪之外所有刑事嫌犯的权力。爱德华二世时期,国王有权任免治安法官,只有“国王满意”才能继续任职,治安法官就任时必须进行宣誓,保证“忠于职守”
1439法规规定必须拥有年收入20镑的自由土地保有人方可担任治安法官。治安法官几乎全部出身乡绅和小贵族,对于治安法官的专业知识没有明确要求,大多数人是法律的门外汉。

1718世纪伊丽莎白时代,绝大多数人并未完全处于中央政权的直接管辖下,大多数人由地方官员管理,特别是治安法官们决定其命运。治安法官曾一度黯然失色,在18世纪时再次控制了地方司法、治安和行政管理大权
19世纪
3040年代
英国进行了一系列上层建筑层面的改革,治安交给了新建的警察部门。司法由改组后的统一法院承担起来,原来的治安法官虽继续保留,但职权仅限于地方司法,与行政完全脱钩。由于实现了民主化和民生服务化,地方民众不再仅仅是地方自治的客体,而成为地方自治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中央政府基本不干涉地方具体事务,至多通过立法和财政援助对地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调节和监督。
1888将民主自治原则落实于郡级政府。《1900年城镇议会法》要求所有的自治市都要设立民选议会
1997英国颁布《地方政府法》,提出地方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公共服务,要求地方政府每年必须通过专门机构和人员及固定的程序进行绩效评估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地方自治:法治运行的三个阶段》


围绕“英国地方自治”这一主题,从表中选取两个及以上时期历史信息,自拟论题,结合有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4-01-3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外交工作的领导,可以得出以下几条基本经验;坚持党对外交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准确把握国际社会的时代主题,迅速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牢记中国的身份定位,创造性地坚持独立自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因为我们党不断深刻总结和正确运用上述历史经验,中国外交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摘编自徐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交工作的历史经验》


根据材料,围绕“新中国的外交”这一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1-12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吴桥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特点

治理理念上崇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大一统局面
治国思想以儒学为正统和主脉
治理难度大
治理经验丰富
治理成就世所罕见

——摘编自夏春涛《中国古代治理体系的主要特点及当代启示》


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国家治理”这一主题,从政治制度的角度补充表格中空白部分内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格劳秀斯与近代西方法律文明胡果·格劳秀斯(15831645),荷兰代尔夫特市人,荷兰自然法学派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法》《海洋自由论》等。下图为其自然法思想的思维导图。


注:jus由拉丁文衍生而来,是现代英文中justice(公平、正义)一词的词根;jus在拉丁文中意为,其狭义指法所分配给每个人的东西。

——据严存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等编绘


根据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以“格劳秀斯对近代西方法律文明的贡献”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