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而德国人研制成功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则是用来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表明
A.科技成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B.战后军事技术广泛应用于民间
C.美德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中心D.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阅读“近现代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答问题。

概述ABCD四个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并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21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这是希罗多德(约前484~约前420)所撰《历史》一书的开篇之语。在此之前,对于希腊人而言,神话就是他们的历史。《历史》前半部分以追问希腊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原因为起点,记载了希腊、西亚、北非等地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历史往事等内容,后半部分叙述希腊城邦与波斯之间战争的全过程,故该书又被称为《希波战争史》。它继承了《荷马史诗》的叙事方式,又本着“研究”的精神,常常分辨传说的真假与异同。作者赞扬雅典人,却并不肆意诋毁“异邦人”,承认东方民族具有比希腊更古老的文明。书中的不少记述是作者亲自调查得来的史实,如在埃及通过询问当时作为知识分子的僧侣,掌握了大量历史和文化知识。书中许多记载为后世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所证实。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等

材料二   《史记》由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约前145~?)所著,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二三千年间的历史,也叙述了汉朝周边各民族如朝鲜、匈奴和中亚、南亚各地的史实。全书以编年叙事的帝王“本纪”为纲,以人物“列传”为体,被称为“纪传体”,成为后来历代官修史书的正宗。司马迁以儒家的历史观为宗旨,前代深厚的历史学积淀基础上,坚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的著史原则,常常表自己对于历史现象的认识甚至疑惑。《史记》充分利用各类先秦文献、汉朝政事档案等,客观、如实地叙述史实,并佐以司马迁的游历见闻及民间传说,力求“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摘编自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希罗多德与司马迁作为伟大历史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历史》与《史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撰写史书应该包括的要素。
2021-06-08更新 | 8134次组卷 | 30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部分武官入仕简表

人物介绍入仕途径
契苾何力,原为铁勒族契苾部可汗。
率部归顺唐朝,授左领军卫将军,贞观九年(635年)讨吐谷浑于赦水川,贞观十四年为葱山道副大总管,与讨高昌,平之。
张万福,以父祖业儒皆不达,不喜为书生,年十七八,转学骑射。从军辽东有功,为将而还。大历三年(768年),为和州刺史,行营防御使。
薛平,唐朝名将薛仁贵曾孙,其父薛嵩曾官拜相卫洛邢等州节度使,封高平郡王。少以门荫为磁州刺史。王师讨蔡,数战有功。进检校司徒,更封韩召拜太子太保。

——摘编自《旧唐书》《新唐书》

材料二   从留学生当中遴选官吏是清末“新政”的重要举措。1901年上谕称:留学生“如果学成得有优等凭照回华,准照派出洋学生一体考验奖励,均候旨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各项出身,以备任用,而资鼓舞”。1908年奏行《游学毕业生廷试录用章程》,提出“东西国之医科、工科、格致科、农科大学毕业生及各项高等实业学堂毕业者,往往以科学见长,不工文字。此项学生准其仅作科学论说一篇,不必兼作经义”。1909年,规定对留日归来的学生须加试日文,以资甄别。

——摘编自荆月新《清末留学生选官制度的机制创新及其局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唐代武官入仕的主要途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新政期间留学生选官机制特点,并评价该机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时期,郑庄公曾滞留卫国三年,国内由卿大夫协商理政,郑国安稳不乱;季孙氏放逐鲁昭公,主持鲁国政治,昭公至死未能回国,鲁国政局依然稳定。这主要表明当时
A.君主集权受到削弱B.卿大夫普遍把持朝政
C.分封制度已然崩溃D.政治运作受制度约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所示是20世纪初发现的古印度石刻印章,它的发现印证了古印度文明,同时也使印度产生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认为印度文明不亚于甚至超过宗主国文明。这一发现在当时

(珍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古印度石刻印章)
A.推动了考古事业的新发展B.印证了印度政治和经济模式
C.有利于推动民族解放运动D.提高了东方文明的世界地位
2021-05-01更新 | 401次组卷 | 2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通过观察牲畜内脏卜,统称为脏卜。脏卜内容包罗万象,数量众多。出土的古巴比伦时期的占卜文献中,有88%属于脏卜卜辞。以下对脏卜卜辞的史料价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卜辞用象形文字书写而留存与于后世B.占卜为迷信行为,脏卜卜辞无史料价值
C.卜辞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第一手史料D.卜辞可印证君权神授的历史事实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主要财政收入表(部分)。这
       项目
时间
农业税(万吨)工商业税(元)公营企业(万元)
194120.1432819\
194216.53329979422
194318.4240845331944
19441611594279418385.4
194512.433714697923121.1

A.深受近代民族工业内迁的影响B.得益于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打破了国民政府的军事“围剿”D.推进了民主革命的胜利进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特别16世纪及其以后一百多年,是英国所谓农业革命时期,其主要内容为圈地运动和农业技术的革新。也是恰当此际,乡村工业获得空前发展,形成了一批初具规模的新兴工业区。当时,不仅有奠定英国民族工业的毛纺织业,还有就地取材而发展起来的采矿、冶金、制盐、木炭、锯木等行业。其中的冶铁和采煤业,后来成为工业世界初期机械和能源的两大支柱。在此期间,英国新兴毛纺织业的产量翻了三番,不仅占领国内市场,而且大量出口,时有“衣被半个欧洲”之美誉,触角甚至伸到亚、非、美洲部分地区。生产组织形式也突破了分散的家内劳动制,形成“委托劳动制”。组织者或是毛呢商,或是工匠,前者提供原料而且拥有一定的资金,后者掌握了关键的工序。

——据王乃耀《十六世纪英国农业革命》等

材料二   在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中国大地上,20世纪80年代涌现出一批农民出身的企业家,他们本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庄稼人,现在却穿行于银行与市场之间,成为第一批过起都市生活或接近都市生活的乡下人。1987年,中国农村经济中,非农业产值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乡村企业崛起,标志着中国踏上了国家工业化的新台阶。中国乡村工业的出现,不完全是农产品剩余发展的结果,它有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原因。农村工业发展无论产权制度的完善,市场体系的发育,还是科学技术的投入、开发和普及,目前都处于欠发达状态。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乡村工业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20世纪80年代农村工业化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英两国乡村工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2021-04-15更新 | 221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地传入我国,以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被打破,中外文化交流的话语权被解构。尤其是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问题,它既包括人们认识的过程、观念的转变,也包括社会的变迁等。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打开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通路,并逐步引起了人们思想革命性转变以及社会的变革,从而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阐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争后中外文化交流及转型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