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在一种腐败的制度下移植一部分新事物,并不会使腐败的东西新生,而只会使新鲜的东西腐败。”上述观点所指的史实应该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清末新政
D.新文化运动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行会约始于唐,当时在市中按行业组织成行,有行头管理,负责向政府纳税……行户之间相互帮助,行头代表本行利益,有事与官府交涉。工商业者要按行向官府供应百货,官府上下勒索,各行苦不堪言。宋代的行会也是一种垄断性的组织,如不是本行中人,即不得在当地营业。为了防止本行内部的竞争,行会评定物价,规定了行户不得离开这一规定而“违众独减”。唐宋时期的行会大体上已是工商业者的独立组织,其组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保护本行业的利益,同时也在于使行业内部保持平等,防止因为激烈竞争而分化。

西欧城市的状况取决于当时的生产水平。城市里有各种市政组织和行会组织,这些组织基本上是封建性的。行会是一种手工业同行组织,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行会。它的产生,首先是为了抵制封建主的剥削,其次是为了防止同行竞争。行会规定物品的价格、质量,这对保证质量,防止竞争,发展生产是有利的。城市中行会的首领,加上一些市民代表、医生、教师等,共同组成城市政府。城市政府大多实行民主政治,遇到事情协商解决。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比较中国古代行会和西欧行会异同点

材料二   法国启蒙运动在世界文明史上引起的震动具有显著的超文化差异的特征。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学说鼓舞着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从现代民主政治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贡献是直接促发和指导了两次伟大的革命事件——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正是这两次革命把由英国革命正式开始的现代民主政治创制实验大幅度地推向了深广,并最终完成了现代民主政治基本形态的构筑。

——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启蒙运动的背景,说明启蒙运动对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的影响。

材料三   清末“新政”从1901年开始到1911年止,历时11年,是晚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社会变革。工业化继续发展,民主化继续深化,两者都出现高潮并取得了新的成果。

清末“新政”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业化的高潮。从1903年起,清廷成立商部(后改组成农工商部),陆续颁布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会简明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承认民间商人自由经营现代工商、铁路和金融业的权利,确立了现代企业的合法地位。从1904年起,民办企业数明显增加,出现了私人集资办企业以取代官办企业的明显转变。到1911年,各地出现了民办工厂347家。中国从沿海口岸到内地农村,都更强烈地受到现代化经济成分的影响。

与此同时,民主运动重新焕发生机并得到迅速的发展。就运动方式而言,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形成了民主运动的两大阵营。无论是革命派还是立宪派都对早期现代化的全面展开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革命派的存在及其影响力和力量的不断扩大,对清廷构成直接威胁和巨大压力,迫使清政府加快变革的步伐。立宪派则积极参与推动了宪政改革。工业化和民主化运动推动了清末经济、教育、军事和政治等领域的变革,使中国传统社会开始解体,现代社会渐露头角。

——摘自谭来兴《中国现代化道路探索的历史考察》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解读清末“新政”对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主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晚清重臣端方上奏朝廷称:要消灭革命党人,“唯有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他所指的“新希望”是
A.利用义和团B.颁布明定国是诏
C.预备立宪D.南北和谈
2019-01-30更新 | 1745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近代某全国性咨询议政机构获准成立后,上呈公文,请求将北京原用于科举考试的贡院改为其办公地。公文中有“仰慕天恩,准予改拨“等语。该公文应出现于(             
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
C.预备立宪时期D.中华民国时期
2019-01-30更新 | 158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综历史(北京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04年清政府批准设立户部银行,实行股份有限公司制,将资本银分为4万股,由户部认购2万股,其余2万股“无论官民人等,均准购买”,银行的负责人均由户部委派。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A.新政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B.中国金融机构逐渐向近代转型
C.中国民族企业首次采用股份制
D.西方列强垄断户部银行管理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满洲贵族载泽等先后考察日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国。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政治体制改革被纳入到宪政轨道。清政府之所以采取这些行动是因为
A.清末新政的失败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黄花岗起义爆发
D.革命党人的妥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农民反对“新政”是晚清最后十年民变中引人注目的内容。新式学堂、劝学公所常设在寺庙、祠堂之内,遭致农民的普遍憎恶;此外,还有层出不穷的反对清丈土地、反对钉门牌、反对调查户口、反对禁种罂粟之类的斗争。这反映出清末新政
A.具有鲜明的封建专制色彩
B.未对基层民众产生广泛影响
C.受到思想和经济因素制约
D.催生了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图是1908年《申报》上刊登的一幅反映清末立宪的漫画,作者的意图是
A.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一脉相承B.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性质相同
C.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不能相容D.立宪制度与君主专制可以嫁接
9 .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的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融汇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下列事件可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义和团运动
④预备立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04更新 | 809次组卷 | 17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