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学者认为:“青铜礼器上大量狰狞的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材料中“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指的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祭祀与祖先崇拜的结合
C.礼仪与特权的结合D.王权与社会资源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书记载:夏太康失国是“为界所逐,不得反国(返回国都)”;商王太甲被辅臣伊尹“放之于桐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日‘共和”这说明在早期国家中
A.君主专削政体受到贵族冲击B.血缘宗法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C.贵族政治维护了政权的稳定D.国君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3 . 出土青铜器的金文中关于西周官制的材料很多,内容多为其主人继承祖上官职的荣耀,铸造青铜器而记录下来。《诗经》中说“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土,不(丕)显亦世”,由此可见,西周时期
A.王位禅让制已逐步确立B.青铜器是彰显身份的标志
C.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D.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2021-10-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据《西周史》:“新创之周实际上是一个诸部族的大联盟。周人在这个超越部族范围的政治力量上,还须建立一个超越部族性质的至高天神的权威,甚至周王室自己的王权也须在道德性的天命之前俯首。”这说明西周
A.开创一个超越政治力量的共同文化体成为必然趋势
B.实行分封制有利于拓展周王室的统治区域
C.实行宗法制加强了周王室的血缘认同
D.开创了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体制
5 . 周公灭商后仍封其后裔为宋,封夏的后裔为杞,凡有一祖,均封以地,但全国均应祭文王,社会上每一人均应祭后稷(神),因此使周之地位凌驾于各邦族之上。这表明周初
A.强化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无力彻底剪除地方势力
C.强化了国家对地方的控制D.宗法祭祀神权高于王权
6 .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
A.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
C.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
7 . 现已面世的甲骨卜辞中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认为神灵是历史的主宰。到了西周时期,青铜铭文则多载人事,少言神灵。统治者也更加关注民众和如何获得民心,这一变化说明西周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B.神权意识渐趋消亡
C.人文观念逐步兴起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史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周武王
①通过占卜来理解天命   ②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功
③是伐纣的最高决策者   ④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 . 据战国时的《秦职官》记载:“自秦惠王以后,称王后,次称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材料说明当时秦国
A.等级关系森严B.专制皇权确立C.重视宗法制度D.保证妇女地位
2021-08-1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重庆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