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表1   宋代州试的法定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年份

配额比率


997
1005
1009
1023

2/10

4/10
5/10
5/10

1026

1032

1045

1066


4/10

2/10

2/10

G1/10
1067
1093
1156
1275

15/100

1/10
1/100
1/200

表2   宋代下层士人治生

宋代下层士人治生出处
“工互,举人也,复刘蒂老同里。发贡,莘老第五,丁第四,丁亦才子也。后失途在教坊中”。(宋) 范公偁《过庭录》
“盖缘一种人,长于词理,熟公门事体浅深,识案分人物高下,专教人词讼,为料理公事, 利于解贯头钱为活家计……此其人或是贡士,或是国学生,或进士困于场屋者”(宋) 陈淳《北溪大全集》

——材料均据李圆圆《宋代下层士人治生研究》整理

(1)根据所学知识,对表1中的信息进行合理解读。
(2)除材料中的例子外,宋代下层士人还有哪些治生途径?说说你判断依据?(要求:列出两个途径,理由符合史实。)
2024-06-0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新校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   宋代开始出现生活题材的绘画。两宋之交的苏汉臣所做的《货郎图》,生动反映了当时乡村货郎贩卖货品的实际情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开封的繁荣,为后人研究北宋时期的人物服饰、生活用品及车、船、桥梁等社会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三   宋代“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北宋蔡襄指出:“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南宋学者叶绍翁也指出自己所处的时代为:“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当时,即使是寡妇,若携带的奁产丰厚,娶之者仍旧趋之若鹜。

——摘编自张本顺《从宋代婚姻法中财婚制看宋代的近世化转型》


美国学者孙隆基认为,宋朝具备了近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要素的表现,并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代商人的通婚阶层主要有艺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而宋代商人不仅可以联姻于士人、高官、有的商人之女还可以入宫为皇妃,乃至正位中宫。这表明宋朝(     
A.门第观念日益淡化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社会阶层流动增强D.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宋代,可供无常产者选择的职业较为多元:有契约制下的佃农,有小手工业者,有商品流通领域的小商贩,甚至出现身兼数业的“多种经营者”,如台州郑四客,为林通判家佃户,在农闲时经常外出作丝织品的买卖。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社会经济活力较强B.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说明当时(     
A.基层治理较为松散B.租佃关系发展普遍
C.传统社会结构解体D.社会的流动性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2023-06-15更新 | 507次组卷 | 153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四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每周一练历史试题(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代诗人孟郊考中进士后写了《登科后》,诗中写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下列选项中,与诗歌所反映的选官制度一致的是(     
A.“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8 . 宋代政治、经济和社会都有重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至于藩镇,唐时业已跋扈不堪,五代时,更不必说了。……宋太祖乃用渐进的手段。凡藩镇出阙的,逐渐代以文臣。属于节度使的支郡,都令直达中央。各州官出阙,都令京朝官出知,以重其体,又特设通判,以分其权。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太祖采取的“渐进的手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材料二   在宋代,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土地买卖、典当也基本不受官府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对于百姓迁移、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松弛。与此同时,瓦肆、勾栏等场所的兴起为市民阶层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文化生活。

——摘编自郭尚武《两宋良虒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等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并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代中期以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表明宋代(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对民众控制力减弱
C.儒家民本思想得到贯彻D.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解体
2022-12-06更新 | 536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东省肥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
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