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代女性头饰不少是由动物的骨骼、麟角、羽毛等制作而成,诸如翠羽、白角、鹿胎、玳瑁等,而官方不断颁布针对翠羽等以动物为原材料饰品的禁令。其主要目的是(     
A.遏制奢靡之风,规范等级秩序B.强化生态保护,缓解统治危机
C.整顿世风民俗,加强中央集权D.倡导简朴之风,完善社会治理
2024-05-08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唐宋择偶观

材料一   (唐文宗)曰:“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崔、卢:唐代北方士族门阀)

——(宋)欧阳修《新唐书》

材料二   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省试)人士,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1)材料一反映出唐代婚姻看重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择偶的标准,并指出其体现的宋代社会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是四个朝代的平民阶层在政府官员中所占比例图。这反映(       )
A.贫富分化逐步缩小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君主专制逐渐加强D.崇文抑武逐步强化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厚捉钱以摄士人,使之俯就,一婿之千余缗。

——(宋)朱或《萍洲可谈》

薛居正子薛惟吉之漦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取。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三

据南宋学者洪迈撰写的《夷坚志》记载,宋代妇女再婚的事例共有61例,其中再嫁者55人,三嫁者6人。

材料二

(1)分析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2)若进一步探究影响宋代婚姻观念的因素,你认为还需要补充什么材料?举一例说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韵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韵文化,赓续千年

宋韵文化是宋代生活习俗、制作工艺、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社会规范、政治理念等的总和,集中反映了宋代思想观念、人文气质、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是宋代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是高度浓缩的精神要素集合。它是见之于学术思想的思辨之韵、文学艺术的审美之韵、发现发明的智识之韵、生产技术的匠心之韵、社会治理的秩序之韵、日常生活的器物之韵。作为中华文明史上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宋韵文化产生于宋代,但又不局限于宋代,体现了一种积淀、一种渗透、一种传承,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王国平《研学宋韵:关于宋韵文化的思考》

选取材料中的一个视角,结合相关史实谈谈你对宋韵文化“独有的时代精神特质”的理解。(要求:观点提炼准确,史实运用合理,论述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民族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考古研究表明,宋金墓中盛行一种装饰题材——“开芳宴”。墓主人通常借此以彰显其财富,同时也有展现夫妇恩爱和睦的意图。“开芳宴”也是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观念的反映。据此可知,当时“开芳宴”的盛行(       
A.是民族关系深入发展的产物B.折射出传统文化影响的加深
C.体现了宗法制的遗留与残存D.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8 . 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     

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
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
9 . 宋代法律中,“奴婢”之名逐渐被“人力”、“女使”所代替,并严禁诱掠、转贩良人为奴婢。《宋会要》记载:黄友任县尉时,因雇买部民之女为女使,被勘杖一百,押出本路界。这主要说明宋代(     
A.封建等级制度走向瓦解B.下层劳动者的身份提高
C.官员滥用私权受到限制D.政府对民众的控制加强
2022-11-1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图为南宋马远的传世名作《山径春行图》,画面中闲适恬静的气氛,“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意趣跃然纸上,是文人内在修养和心理活动的生动写照。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理学影响绘画创作B.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C.士人阶层追求写实D.山水画成为主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