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真宗在《崇释论》中称:“释氏戒律之书,与周孔荀孟迹异而道同。大指劝人之善,禁人之恶。”宋真宗这一认识在当时(       
A.反映了中外宗教的频繁交流B.有助于儒佛交融
C.侵蚀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推动了理学兴盛
2024-05-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高中毕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北宋时期的植物谱录中,对花卉的分级定品主要包括以花卉自然性状为基准和以人间社会等级相比附两种路径。发展到南宋时,道德因素一跃成为评判花卉等级的首要原则。植物谱录中所记载的草木同样被纳入注重“韵”“格”“品”的道德体系中,并业已形成完备的等级序列。南宋对花卉草木分级定品标准的调整(     
A.表明文学世俗化倾向B.践行了格物致知的探求方法
C.深受理学发展的影响D.适应了社会主流价值的变革
2024-05-0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黑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押题卷(四)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司马)迁之学也说仁义,也说诈力,也用权谋,也用功利,然其本意却只在于权谋功利”;“今求义理下于六经,而反取疏略浅陋之子长,亦惑之甚矣。”据此可知,朱熹希望(     
A.以理学为指导对史学革新B.否定《史记》的史料价值
C.史学研究者关注时势变化D.探究万物以获取历史真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陆九源认为人的道德完善只能通过每个人的自我实现,人要在个体心灵中建立起道德的自觉性。基于这种立场,陆九渊强调:“明得此理,即是主宰,真能为主,则外物不能移,邪说不能惑。”陆九渊的这一理论(     
A.认为教育要循序渐进B.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C.注重社会风气的建设D.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代投壶盛行,士大夫家中陈设常有投壶的壶和矢(如图2)。吕大临在《礼记传》中写道: “投壶,射之细也。宴饮有射以乐宾。”司马光则认为:   “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可以观人。”宋代投壶(  )

A.是崇文抑武政策的异化B.被赋予了一定教化意义
C.丰富了市民阶层的生活D.反映了民族交流的加强
2024-05-0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鄂州高中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     
A.体现了儒学平淡恬静的审美观念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
C.反映了理学格物致知的精神追求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4-05-0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朱熹说:“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而事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己随之。”又说:“利者,义之和,凡事处置得合宜,利便随之,圣人岂不言利。”这说明朱熹(     
A.坚持传统义利对立观念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思想
C.主张抑制个人过度欲望D.构建了新的经济政治伦理观
2024-05-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数学家李治(1192—1279年)说:“大抵晦庵(朱熹)之论,佳处极多。然窒碍处亦不可以毛举也,学者正当反覆与夺之。”数学家杨辉(1238—1298年)则说:“好学君子之自能触类而考,何必轻传。”据此可推知,宋代(       
A.儒学思想蕴含了朴素的辩证法B.学术论争推动数学的进步
C.实验探究造就了优秀科学成果D.理学有助于自然科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淳熙八年(1181)以朱熹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对岳飞的评价仍有一定的保留,如“若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至嘉定十七年(1224),史学家李埴评论岳飞时,却已摆脱了上述评价模式,变为“更称其勇与义、才与德兼二长”。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B.源于士大夫群体对岳飞认知深化
C.体现了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教化功能D.实质是学者对岳飞形象的政治评价
2024-04-28更新 | 355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有学者指出,先秦一般是周孔或孔颜并称,宋朝孟子升格运动后,才将孔孟捆绑在了一起。受此影响,人们一般认为孔子和孟子思想完全一致,了解了孟子也就了解了孔子。然而,孟子虽然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性,但也不自觉地丢掉了孔子的智性。该学者认为宋朝理学(       
A.背离了传统儒学政治理想B.承载了复兴儒学的重任
C.忽视了孔孟之学间的差异D.导致了士人信仰的缺失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