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6 道试题
1 . 下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党员社会成分比例统计表。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因没有全国统计数字,主要是广东、湖南、江浙等地的统计。②仅据中央根据地的党员分析。)
A.“左”倾错误思想的纠正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C.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实践D.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2023-09-04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菁师联盟2024届高三8月质量监测考历史试题(新高考)
2 . 东交民巷
时期内容
1842年在东江米巷居留的外国人擅自改巷名为“侨民巷”;国人则将“侨”“交”音转,称“东交民巷”
1860-1886年英、法、德、美、意、奥、比、荷、日等列强相继在街区内建使馆。1863年,总税务司署迁至北京东交民巷附近,英国人赫德任总税务司


1901年
各国纷纷扩展使馆,并均附带建有兵营,设有守卫队和巡捕局, 宣称“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此后,英、美等11国在巷 内成立联合行政机构,开设银行、邮局、教堂、医院等场所
1919年青年学生队伍到东交民巷游行,抗议受阻,学生群情激愤,沿长安街高呼口号直奔曹汝霖住宅
1925年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北京学生游行队伍进入使馆界,高呼 “收回租界”等口号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北平入城式,入城部队途经东交民巷,北平人民庆祝耻辱得雪


1950-1959年
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收回外国兵营及征用其地上建筑物。之后,各国使馆先后迁往建国门外,东交民巷不再是“国中之国”, 作为使馆区的历史宣告结束
O20世纪80年代适应城建需要,巷内修整改建,整条街的风貌发生极大变化
2001年国务院公布“东交民巷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提炼展览主题。
(2)如果将展览设计为三个展块,写出每个展块的分主题并列出选用史实的序号。任选一个展块,为其撰写解说词。
(3)为橱窗展览撰写结语。
今日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规律”一词原指“规章律令”,20世纪初,“规律”有了“客观性”“必然性”的转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规律”逐渐成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表示“客观性”“必然性”含义的正式术语。“规律”一词的含义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人对该词理解存在偏差B.近代西方法治思想传入
C.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D.民众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2023-08-15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高考必刷卷·单元提升卷历史2024-文化发展史检测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使人们终于发现资产阶级自由平等背后隐藏的血腥和掠夺,这给热烈追求西方文明的中国人造成了相当大的心理影响,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一度陷入沉思,正如李大钊所言,“此次战争,使欧洲文明之权威大生疑念。”19174月,李大钊就开始认识到:近世的文明是解放的文明,近世国民的运动是解放的运动,这个解放不仅是民主主义对专制主义的解放,而且还有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解放……很明显,李大钊等人在学习西方的航程中已萌发出新的航向,寻找能为人类带来真正和平幸福的新文明。

——摘编自金鸣娟《试析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帝国主义对非洲不得不放松某些限制,允许以至鼓励非洲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和扩大……在非洲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同时,非洲社会阶级结构和力量配备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非洲发生了违反帝国主义殖民者主观愿望的重大变化。

——摘编自顾章义《论二战与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崛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前后中国思想界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对非洲社会的影响。
2024-04-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五四运动之后,陈独秀提出:“倘然仍旧走欧、美、日本人的错路,前途遍地荆棘。我以为即在最近的将来,不但封建主义要让共和,就是共和也要让社会主义……”陈独秀的言论表明(     
A.中国革命的性质已发生变化B.体现国人对西方价值观的失望
C.强调成立中国共产党的必要性D.反映出社会主流思潮的新变化
2023-07-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

——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从“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再到“民主科学”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近代西学东渐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挽救民族危亡,先进的知识分子通过翻译西书、著书介绍、兴办新式教育、邀请西方学者来华讲学等,推动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郑大华《论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特点》

材料三   不同于1923年以前的《新青年》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思想文化的一种来传播,19231926年的《新青年》成为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里与反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进行辩论。在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新青年》的文章中不乏涉及中国具体革命事件,并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外国社会革命运动的经验对中国革命运动进行深刻剖析和反思,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起点。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结合的革命道路,使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最终建立了新中国。

——摘编自王泽、高天宇《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西学传播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23年前后《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影响。
2024-03-2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掀起一次“太平洋问题热”或曰“太平洋热”,成立了民间学会组织,出版了一系列研究环太平洋地区历史发展的著述。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引发世界格局变化B.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发展
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开展D.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建
2024-03-22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陈独秀早期推崇英雄主义观念,对华盛顿、拿破仑、蔡松坡、 曾国藩……一概加以敬佩。1920年,他则认为“今日的世界,不是资本家创造出来的,乃是数千年来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这一变化表明(       )
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社会主义成为主流思想
C.国人民族意识逐渐增强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5年10月,中共中央在《中国现时的政局与共产党的职任议决案》里提出了“耕地农有”口号,指出应当没收大地主、军阀、官僚、庙宇的田地交给农民。1926年7月,中共中央提出限定地主最高租额,农民所得至少要占收获物50%,限制利息最高不超过二分五厘。中共土地政策的这一变化(     
A.助长了国民大革命中的右倾错误B.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C.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要求D.适应了社会主义革命形势需要
今日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含答案)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朝后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史学进入了一个转型发展期。延续数百年的程朱理学走向没落,经史考据之实学思潮兴起,并且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潮。士大夫对理学的批判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发展。顾炎武作为明清之际的“三大家”之一,他在史学方面的建树,反映和促进了这一时期史学的嬗变与转型。顾炎武历史观中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思想,即对普通劳动者历史作用的认识和认识论等方面上。 顾炎武认为“天子一位”,君主只是一个爵位,是人民“推举”而来的,没有绝对的贵胄,君主要重视人民。 在认识论上,顾炎武的学识是建立在自身的实践基础之上的,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与实践正确论证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他认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必须建立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摘编自金海峰《浅析17-18世纪中西方史学的嬗变与转型》

材料二:对于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的社会史论战中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用唯物史观解释中国历史,与当时国内主流史学界并不符合。社会史论战本身既是由现实问题而来,又全然表现为回到现实问题中去。由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进而展开的社会史论战,因其较为明显的非学术色彩、普遍生硬的史论综合特征等原因,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主流史学界认同。 社会史论战使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联结在一起勾勒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研究雏形,但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尚需从历史学研究的学术层面充实加强。之后的几年里,人们更注重反思社会史论战中存在的问题,在充实史料的基础上加强社会经济史研究。研究者及其观点也发生了各种变化,经过几年的讨论、研究、调整、淘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阵营在30年代末至40年代以后逐渐明确。

——摘编自张越《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形成与社会史论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炎武史学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社会史论战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2024-02-2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性检测(二)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