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1 道试题
1 . 雅利安人迁徙到印度河流域后,“由于他们(当地人)人数众多,文化又很先进,所以不能被灭绝、赶走或同化…相反,雅利安畜牧者定居下来、改营农业时,他们不得不与原先的居民靠的很近的生活。”据此可知,雅利安人的迁徙(     
A.把马和铁带到印度,改变了原有居民的生活方式
B.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推动了区域文化的形成
C.发展了以欧洲文化为主,融合多种文化的印度文化
D.建立了一系列国家,推动了南亚次大陆的文化多元
2024-02-27更新 | 1785次组卷 | 27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波斯帝国曾经的都城帕萨尔加德的遗迹上伫立着一根石柱,石柱上的雕刻是波斯国王居鲁士(如图)。他穿着伊朗西部高原的埃兰人风格的外袍;戴着奇特的埃及人风格的王冠;系着亚述人和腓尼基人风格的绳结;身后是波斯人风格的四个翅膀。这体现出波斯帝国(     

A.促进了不同地域文明的融合B.对外来文明持开放态度
C.建立了复杂的国家管理系统D.扩大了希腊化的文明区
2024-02-23更新 | 690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安徽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是三个地区的古文字图示。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文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特征B.三个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C.三地文字发展体现同宗同源的特点D.古代亚非文明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2024-02-22更新 | 456次组卷 | 23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4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下图壁画描绘了发生在公元前约1450年的一次前往蓬特(今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的贸易远行,墓室壁画中表现出装满了珠宝、工具和武器的埃及大型船只前往蓬特,然后满载珍奇物品从南方返回,这些物品包括猩猩、猴子、狗、一只活着的豹子。该墓室壁画,反映出古埃及(     

             埃及哈特谢普苏特女王的陵墓墓室壁画
A.造船航海技术领先世界B.经济发展以工商业为主
C.非常重视发展对外贸易D.已成为地中海区域霸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如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地区经济活动
大多数地区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古希腊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
古代埃及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
A.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B.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
C.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D.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
2024-01-29更新 | 340次组卷 | 17卷引用:安徽省皖东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综合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拥有执政官提名权、公民大会制定法律的批准权和独裁官任命权。至屋大维时期,元老院仍能管理部分行省,但屋大维频繁修订元老名册,使其成员从1000名减少至600名。这一变化说明(       
A.罗马政体由元首制转变为君主制B.平民对贵族的斗争取得胜利
C.罗马政体丛共和制向元首制过渡D.权力斗争使罗马法遭到破坏
2024-01-22更新 | 381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测试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和民族走什么样的道路,对其文明和文化的发展走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方面,中西方文明起源不同,但文明是平等的,在交流互鉴中融合发展始终是历史常态。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各自的社会基础和地缘优势,同样源远流长、影响至深。另一方面,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始终是一个客观现象,文明之间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随着现代化的诞生,人类逐步开启了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人类文明新形态与西方孕育的资本主义文明相比,表面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实际上截然不同,其特定内涵与精神实质是资本主义文明所不可能具备的。

——摘编自杨增《《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阅读材料,任选角度,提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谟拉比法典》承载着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崛起与繁荣。法典提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情况,其中一个是:“如果有人雇了一头牛,而狮子在田里杀死了它,那么损失由牛的主人承担”。这说明该法典(     
A.引入了无罪推定原则B.反映了社会阶层结构
C.采用了条件陈述形式D.贯彻了同态复仇习俗
2024-01-1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名师测评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0 . 在古代埃及,人们普遍将国王视作众神的一员,也是众神的子嗣,负有修建神庙和供奉众神的职责;国王的去世也视为“升天与众神汇合”。这表明了国王的神化基于(       
A.宏大工程的现实需要B.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
C.注重血缘的传统习俗D.广泛认同的社会意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