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土地耕种者的新生活也意味着新的神——新的宗教信仰开始出现。农夫开始需要并设想了种种能保护他们的田地、牲畜和家庭的新的神灵。他们通常已模模糊糊地想象出在所有这些神灵的背后有一位造物主。”该学者意在说明(     
A.农业革命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B.种植经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
C.农耕经济丰富了人类的精神生活D.农业活动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苏格拉底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下来的苹果,你们闻闻它是什么味道?”闻过的学生都说是苹果的香味。柏拉图最后闻,说“我什么味道也没有闻到”,继而苏格拉底笑着对柏拉图说:“看来只有你是你自己。”苏格拉底把苹果传给学生看,学生们呆住了——那是一只蜡做的假苹果。这个故事反映出(       
A.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B.人是万物的尺度
C.理是万物的本原D.美德的内涵是坚持独立思考
2024-01-08更新 | 28次组卷 | 63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2023-11-23更新 | 848次组卷 | 20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如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古代文明的成就。综合表中信息可知,古代文明(     
发源地主要成就
西亚两河流域城市国家、楔形文字、法典、洪水方舟传说
东北非尼罗河地区政教合一、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
爱琴海地区城邦国家、神话、悲剧、喜剧
东亚黄河、长江城市祭台、礼器、彩陶、南稻北粟
A.产生的重要前提是农耕的出现B.区域统一得益于君主专制施行
C.兴盛的主要条件是文字的产生D.多元发展格局受历史环境影响
5 . 埃及科学复兴的发起者之一、语言学家塔闼维(1801-1873)在《埃及的故事》中主张,埃及文化在好几个世纪里光芒四射。在“法老时期,它(埃及)是世界上一切民族的母亲”。在希腊—罗马时期,成为古代世界的学术中心。伊斯兰教兴起以后,又成为伊斯兰文化的支柱,帮助把文明传播到西方。即便到了塔闼维那个时代,它依然保持着力量和光荣。据此推知,塔闼维意在(     
A.强化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B.推动非洲民族民主运动走向高潮
C.强调埃及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源头D.揭示阿拉伯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2023-11-12更新 | 1105次组卷 | 14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五次传播革命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不仅有力地改变了人类在过去的所感所触和所见所闻,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人类在现今的所思所想和所作所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开始时间

开始标志

第一次传播革命

10万年前

语言的产生

第二次传播革命

公元前约3500年

文字的发明

第三次传播革命

唐朝初期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传播革命

1844年

摩尔斯发明电报

第五次传播革命

1946年

第一台电脑“ENIAC”诞生

——摘编自邵培仁《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依据材料,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多刻在泥板上,古埃及人在莎草纸上书写象形文字,印度河流域的文化遗址则发现了“印章文字”,这反映了(       
A.世界文化的多样性B.早期文明之间联系密切
C.区域文明的同源性D.各地生产力水平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亚历山大图书馆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的埃及托勒密王朝,该馆将古希腊文艺女神缪斯作为保护神。统治者规定凡路过亚历山大城市的船舶必须将携带的书籍复制一份留存,还从雅典引进人才来管理图书馆,网罗的驻馆学者翻译了荷马等人的作品。据此可知,该图书馆的修建(     
A.推动希腊文化中心向西转移B.消融了不同民族间的隔阂与冲突
C.改变了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D.为古希腊文化的传承创造了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柏拉图在《法律篇》中对雅典法律有如下记录:“如果一个人怕一个无罪的奴隶把他所做的非常坏且不光彩的行为传出去而把他杀了,那么此人必须受到审讯,就像他杀了一个公民。”这一规定反映了雅典(     
A.国家治理的人道色彩B.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C.界限模糊的身份认同D.步入衰落的奴隶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罗马共和国后期(公元前78-前49年)58位执政官,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拿现金收买选民的执政官多达15位。这一时期,各类归于选举舞弊名下或意在遏制选举舞弊的法律迅速增加,达二十余项。由材料可知,罗马共和国后期(     
A.选举舞弊是政治生活的常见现象B.立法遏制选举舞弊行为成效有限
C.选举舞弊加速了共和国走向衰亡D.罗马法具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