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2023-11-28更新 | 1951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3年高考福建历史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公元646年,日本天皇宣布全国土地为“公地(天皇的土地)”。公元723年,天皇又颁布垦田“三世一身法”,规定凡新掘沟渠而开垦的田地准予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予终身占有。这一变化表明日本(     
A.封建化改革以失败告终B.政府实际承认土地私有
C.幕府割据势力不断膨胀D.农业灌溉技术迅速发展
2023-11-27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双江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
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3-11-23更新 | 630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五岳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海外扩张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跨大西洋的贸易为英国输入了诸如土豆和蔗糖这样的营养食物以及大量的鳕鱼和鳔鱼。值得注意的是,1英亩的甘蔗所产出的能量相当于12英亩小麦产出的能量。殖民治动使剩余人口的移民成为可能。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东西方文明,维格域张瓷?)

材料二   日本人正处于德川幕府时代,1640年后执行的是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到18世纪晚期,英国农民的食物包括肉类产品等,同时代的日本人却主要靠单一的食物摄取,这些食物95%都是谷物,其中又以大米为主。这种食物上的差异就说明了1600年后需显著的身高差距。18世纪英国罪犯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同时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只有159厘米。

——摘编自【英】尼尔·弗格森《东西方文明,谁将战胜谁?》

(1)指出材料一中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问题得以缓解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18世纪日本人和英国人身高差的原因,由此得出什么启示?
2023·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文化的创新者。对下图所示地域居民创造的相关文化成就,解读错误的是(       

①地居民修建了万神殿②地居民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③地居民创制了巴利文④地居民修建了观测天象的瞻星台
A.①B.②C.③D.④
2023-11-20更新 | 26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研究(五)历史试题
6 . 757年4月,日本孝谦天皇下诏称:治民安国必以孝理,百行之本莫先于兹。宣令天下家藏孝经一本,精勤诵习,倍加教授。这一举措意在(     
A.提高民众文化素质B.完善科举取士制度
C.维护封建专制统治D.推动儒学理论普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646年正月,以孝德天皇为首的新政权颁布了《改新诏书》,开始改革。从653年起,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方式。701年,日本又仿照唐朝的法律制度制定《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由此可见,这次改革(     
A.引进并融合多种先进文化B.照搬唐朝的制度和文化
C.倾力铲除封建割据的基础D.推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代日本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从3世纪开始,中国的汉字和汉文、儒学、律令制度逐渐向日本传播,到唐代达到高峰。下列能体现“达到高峰”的史实是(     
A.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B.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C.贵族和庄园领主豢养大批武士D.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统治
2023-11-09更新 | 370次组卷 | 1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丽水、湖州三地市2024高三一模(11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公元603 年,摄政圣德太子制定“冠位十二阶”,规定官阶晋升不再以氏族门第而以个人的才干和政绩为依据。公元604年,又制定“宪法十七条”,强调“国无二君,民无两主”,号召贵族百官“以和为贵,以礼为本”。这些举措(     
A.反映了大化改新的政治意图B.意在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
C.确立了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D.使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2023-11-02更新 | 226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遣唐使和大多数的留学生、学问僧等回国后都作出了贡献。推动日本社会进一步发展,还表现在政治、思想等各个方面的改革。政治方面,日本孝德天皇的大化革新的出现,就是在高向玄理等遣唐学生推动下进行的。他们改革的第一个措施就是仿效唐制,为强化提高天皇的权威建立年号,称孝德天皇元年为大化元年(645),是为日本天皇设立年号之始,同时也是大化改革的名称的由来。随后全面学习唐律令,主要以唐《永徽令》为样板。在文武天皇(701年,唐大宝元年)所颁布的《大宝律》中的《田令》规定有关口分田、职分田、公廨田等名称和内容都与唐朝均田法令一样……设立二官(神祇官、太政官),太政官下辖八省,各省又下辖若干察、司分理政务,一台为弹正台(相当唐的御史台);地方行政组织为国、郡、里。全日本国置六十余“国”,长官叫“国守”。 军队在中央设五卫府。 随着《论语》等儒家经典传入日本,儒家思想被注入政治之中大力推广。儒家经典成为各级学校的教科书。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在京都设立大学,以后学制逐渐完备,学科分为明经、经传、明法、书、算等科,基本与唐相仿。

—孙宏:《简论日本遣唐使》,载《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1)根据材料归纳日本大化革新的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革新的内外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化改新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023-10-31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