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艺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世纪,新兴的击剑、马术、摔跤、象棋等运动项目在欧洲快速崛起。同时,体育运动指导或者教学类书籍大量涌现。欧洲16世纪体育的勃兴(     
A.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B.反映了对人自身价值的重视
C.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D.宣扬了启蒙运动的理性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并非对于古典文化的“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是反抗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成为他们肯定个人价值、表达个人真实感情的工具。该学者意在强调文艺复兴(     
A.复兴了古希腊罗马文化B.否定了罗马教皇的权威
C.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D.猛烈批判封建专制王权
2024-03-30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精诚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人性的要求。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思想文化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作简要阐释。(要求:围绕观点,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2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始于14世纪初,这时的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独一无二的中心。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说道:“谁要是想阻挡人类的天性,那可得好好的拿点本领出来呢。如果你非要跟它作对不可,那只怕不但枉费心机,到头来还要弄得头破血流。”文艺复兴后期,在《哈姆雷特》中,莎士比亚这样写道:“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文聘元《西方通史》

材料二:在法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年代里,那些勇敢的启蒙思想家们以深刻的见解和犀利的笔锋猛烈抨击封建统治,宣传和颂扬必将取代旧制度的“理性”新时代,他们确实是“非常革命的”“伟大人物”。他们的宣传启发了人们反封建的意识,在已经腐朽了的黑暗专制制度中给人们带来了光明。

——刘宗绪《改变世界历史的二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14—16世纪间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的转换。概括说明《十日谈》和《哈姆雷特》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伟大人物”用“犀利的笔锋”表达的共同思想主张,并分析这些思想主张对人与社会的重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但丁在《神曲》中大胆地谴责了买卖圣职的教皇和僧侣,把勾结外国的教皇比作“淫妇”,称教会是“怪兽”。这一个案可用以说明当时(     
A.宗教改革运动冲击了教权B.信仰自由成为社会共识
C.人文主义者冲击封建秩序D.西欧民族国家渐趋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不同类型的文字记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中的中国金银遍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大量金银流入中国

(英国)《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都规定了对国王权利的限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李尔王》和《哈姆雷特》都刻画了重要人物在欲望和伦理之间的无奈纠结与痛苦取舍

莎士比亚热衷于探究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A.①B.②C.③D.④
2023-09-16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思想启蒙是社会变革的先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文主义的特点:一是宣扬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对抗以神为中心的旧观念。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地位和权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众多奇妙造物中最奇妙的”。人文主义者并没有否定上帝的至高无上地位,但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上帝而转向了人……二是重视尘世生活,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发展。人文主义者认为人应该享受尘世生活的快乐和幸福,积极地生活。他们赞美爱情,歌颂创造,追求平等自由,肯定财富占有,把中世纪天主教的禁欲、苦行、守贫等观念弃置不顾。

——摘编自徐国辉《论彼特拉克的人文精神》

材料二  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人认识到世界其他地方还存在迥异的民族、宗教和文明形态……16世纪后期,法国人文主义作家蒙田鼓励人们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来认识世界,而不要迷信权威。17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即依靠实验、观察和推理揭示自然界奥秘……伏尔泰对中国由明智的君主和哲学家统治赞赏备至,据此提倡实行开明的君主制。这些内容都被用于揭露法国文化和制度的非理性。

——摘编自《从概念史的角度看启蒙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诉求。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不是陡然而至”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有何意义?
9 . 西欧思想解放的历程也是社会变革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艺复兴……在很大程度上的一种创新,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都是一次强力反动。……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即个人的充分发展的有意识的追求。……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的实质及其影响。

材料二   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2)依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分析其意义。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之后德国如何在政治上实现了“追求国家现代化”的目标。
2023-09-0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准确的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必备品格。据如图判断,下列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莎士比亚在①创作《哈姆雷特》
B.马丁·路德在②进行宗教改革
C.彼特拉克在③发表《歌集》
D.卢梭在④宣传《社会契约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