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启蒙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康德认为,在现实的实践关系中,为了防止人们的意志活动偏离纯粹理性命令,人们建立了系列源于纯粹理性绝对命令的道德法则。这些法则表现为强制命令或禁止做某些自由行为。在此,康德(     
A.认为自由应受到法治的限制B.主张个体绝对自出的重要性
C.反对法治对自山权利的阻碍D.强调自由是每个人天生权利
2024-05-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实践类组织是启蒙运动的一大特色,如大卫·休谟创建的“群贤会”下设专门指导农业和手工业改良的分支机构。1775年到1825年之间,农业协会如雨后春笋般在欧洲各地建立起来。此类组织的建立表明,启蒙运动(     
A.关注人类现世生活的改善B.意图摆脱封建神学束缚
C.旨在推动理性王国的建立D.强调深化民主自由内容
3 . 西方曾兴起“中国热”,部分西方学者对不同时期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产生新思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对中西文明的新认识

时期对西方文明的思考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18世纪欧洲正陷于谬误和腐化堕落之中。

——摘编自伏尔泰 《路易十四时代》

伏尔泰认为中国正培养良俗美德,制定法律,并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达到很高水平。康熙、雍正皇帝是世上最公平、最有教养、最贤明的君主。

——摘编自裔昭印《世界文化史》

19世纪中至20世纪40年代对于最近的未来抱有模糊的恐惧,感觉到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毁灭....几乎所有的曾经一度是永恒的东西:真理、人道、正义和理性,现在都变成不确定的。

——摘编自1936年荷兰史学家约翰,惠辛加《世界末日的恐惧》

德国学者梦想用中国哲学精神根治西方社会弊端,“借中国智慧, 释自身焦虑”,倾向于将中国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期待从那里寻回疗救自身的灵药和补正自身文化的方略。

——摘编 自陈从阳、桂莉《德帝国晚期和魏玛共和国时期中国文化热原因初探》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伏尔泰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人“感觉到我们的文明正在走向毁灭”的表现。
2023-07-27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不同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时期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
古希腊时期
荷马史诗记叙的特洛伊战争预示了东西方的分野。希波战争后,希腊人逐渐把以波斯为象征的东方想像成了典型的“蛮族”。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波斯人》中把希腊的自由、民主、胜利和波斯的专制、奴性、失败对立起来。
14-16世纪
欧洲人的东方认识延伸到了中国和日本。马可·波罗向欧洲描绘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东方,金银满地、富庶无比的中国。
17-18世纪
欧洲刮起了一股中国风,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风靡欧洲。启蒙思想家普遍认为,用道德治理国家是中国的一大特征。道德与宗教、法律、礼仪、风俗融为一体,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小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国家因而长治久安。中国社会是和平理性的理想社会。
18 世纪下半叶
-19 世纪上半叶
在欧洲人的认识中,西方与东方不再仅仅是地理的概念,而且是一种新的文化表述。西方理性、科学、进步,一片光明,东方非理性、愚昧、停滞,黑暗一片,有待于西方人用理性之光来照耀。从此历史有了标准,世界有了隔断。

——据黄洋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 “东方”想像》和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注:希波战争是对公元前499年至公元前449年波斯帝国入侵希腊城邦所引发的一系列战争的统称,结果希腊联军获胜。战后,雅典民主政治走向繁荣,波斯帝国从此一蹶不振。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至少源自两段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04-19更新 | 597次组卷 | 12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6世纪,法国思想家博丹主张国家内部必须存在某种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主权”,并指出只有当主权得到普遍承认时,一个国家才算是真正建立起来。这主张(     
A.强化了绝对君主制B.反映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
C.体现了人民主权论D.要求突破中世纪的政治结构框架
2023-04-19更新 | 402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科学的兴起并非偶然,社会思潮是其催化剂;哲学是思想的源泉,为科学家带来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为近代科学的研究提供合理的基础和方法论,促使实验和理性相结合,形成完备的科学研究体系;宗教思想的改变消除了天主教会对近代科学发展的威胁,赋予了欧洲大陆新的上帝观、自然观和人性观。人们得以重新审视世界,这为近代科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宗圣《浅谈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材料二以法国为中心的思想启蒙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以及狄德罗的《百科全书》被称为资产阶级的“福音书”。启蒙思想家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张。这次思想启蒙仍然在资产阶级思想范围内,却比文艺复兴时期更为彻底,而且形成了系统的人文科学理论(包括英国的古典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直接结果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至此,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在法国确立。法国大革命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1848年革命风潮席卷包括德意志和意大利在内的大半个欧洲;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9世纪中叶,俄国废除了农奴制;日本开始明治维新。

——摘编自陈《探究中西方思想启蒙在社会发展转型中的作用》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科学兴起的思想背景。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述欧洲启蒙运动的作用。
2022-07-11更新 | 145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石门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说:“圣人法天而立道”,“道之大源出于天。”从而将“圣人之道”抬到了“天”意的高度。他的“圣人之道”继承了西周以来以民心为“天”心的民本主义精神,以“圣人之道”去抑制君权,自然就暗含了以民众的集体意志去抑制以君权为代表的国家权力的意思,由此构建了以“天赋民权”制衡“天赋君权”的儒家方案。董仲舒巧妙地利用“天”的名义,肯定了人权中主要体现为生存权、发展权的集体权利,这在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董仲舒没有、也不可能设计出一个可以体现民众个体意志和权利的理论来。在西学东渐之前,中国社会始终产生不出类似欧洲启蒙运动那种张扬个人主义的“自由权利”的思想理论,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宗法制度传统。

——吕怡维《“天赋人权”的中国话语阐释及其蕴含的古代人权思想》

材料二   天赋人权是对封建专制主义及其“君权神授”理论的否定,它消除了人们对统治者的敬畏、胆怯心理,使人民敢于理直气壮地进行革命。……“天赋人权说”是建立在唯心史观的理论基础上,“天赋人权说”认为人的权利由“自然神明”赐子,虽然这里的“神”在某种意义上是指“大自然”,但它没有充分地立足于人和人类生活实践本身,没有和科学的真理联系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陷。其次,从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实践看,独立宣言提出的“人人平等”,“主权在民”这些原则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实际上还存在财产、性别、种族的各种限制。

——张发青《“天赋人权”——美国早期民主政治的旗帜》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天赋人权”学说与董仲舒“儒家方案”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西方“天赋人权”学说。
2022-04-13更新 | 246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教学质量适应性模拟演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