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④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④
2023-01-05更新 | 378次组卷 | 102卷引用:2016-2017年山西省怀仁县一中高一上期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2 .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随朝代更迭不断变化。如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推行州郡县三级制,元朝实行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由此可知,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趋势是(     
A.中枢决策机制日臻完善B.行政效率持续降低
C.地方官员职权逐渐扩大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时上(明成祖朱棣)念机务(机要事务)殷重,欲广聪明,措(治理)天下于理也,乃 开内阁于东南门,简诸臣为耳目。复每日百官奏事退,内阁臣造膝前(到皇帝面前)密勿谟画(认真 谋划),率漏下数十刻(工作到很晚)。诸六部大政,咸共平章(共同商讨处理)。

——(明)涂山辑《明政统宗》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大和门外,值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成祖设置内阁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内阁是一个什么性质的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有哪些职能?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2022-11-29更新 | 179次组卷 | 46卷引用:山西省陵川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元大德九年,中书省下达公文要求各行省“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其余公事应依例自行解决,不需所有事务都进行请示。中书省此举意在(     
A.兼顾中央集权与高效行政B.扩大地方管理自主权
C.增强行省的政务禀报意识D.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2022-11-25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景胜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图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线索图示,根据材料并结合从秦朝到元朝的史实,谈谈你对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趋势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相权在历代皇权主持下的改革和裁抑过程中逐步萎缩,最终从体制上被废除……而皇权也在逐步集权的过程中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

——摘编自任怀国等《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二:历代的统一政权,尤其是清朝的统一,无疑对现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清朝能够最终确立统一中国的政权,完成这一巨大的历史性工程,与它成功地实行了适合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是分不开的。

——摘编自葛剑雄《统一与分裂》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以秦、唐、明为例,写出与“独相”“群相”“兼相”相对应的制度名称,并指出“兼相”对应的制度是由哪个皇帝设立的以及该制度的性质。
(2)阅读材料二概括清朝采取民族政策的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最终是如何解决沙俄的边疆危机的。对于不同的少数民族,清朝采取了不同的措施,请结合所学指出清朝在新疆、蒙古与内地分别采取的管理措施。
8 . 中国古代,上有高度集权的强大中央专制政权,下有以县级机构为核心、严密的乡里组织为基础的基层行政体系。这一套制度安排(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B.消除了地方社会矛盾
C.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D.保障了财政收入增长
2022-11-12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18世纪的欧洲人阅读中国历史时,他们感觉这个帝国从早期(秦汉)到晚期(明清)好像没有大变化,于是产生了“停滞”的说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中国历史前后期的各种变迁被不断揭示出来。到20世纪,人们认为中国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是一个动态上升的进程。

——摘编自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反映了一些学者对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观点,针对材料中的观点(部分或整体均可),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皆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10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权而得以集权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御史大夫的权力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2022-11-12更新 | 140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0年山西省汾阳中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