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 .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汉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上述两项措施的共同点是(     
A.以加强中央集权制为目标B.改变了地方分裂割据的局面
C.试图通过分封来巩固统治D.推动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发展
2023-10-01更新 | 727次组卷 | 4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郑集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学情调查历史试题
2 . 东汉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三公之一),不再负责监察之责,而任其原属下御史中丞为御史台长官,负责监察百官,并将御史中丞改置为少府(管理皇宫事务)之属下。这一变动表明(     
A.地方监察制度完善B.家天下局面开始出现
C.专制皇权得到加强D.丞相的监察权力削弱
2023-10-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统治者吸取秦“急法不救”而国家速亡的教训,推行了一系列的赦免措施,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赦免体系。汉代赦免权取决于皇帝一人,即使已经被赦免,事后皇帝又可以各种理由废除赦免。同时王公贵族拥有赦免的特权,高级官吏也享有一定的免罪权,赦免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到六月,如明帝中元二年,因“方春戒节,人以耕桑”颁布赦令,允许“天下亡命殊死以下,听得赎论”。对特殊群体,统治者也给予一定的照顾,“男子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妇人从坐者,自非不道,诏所名捕,皆不得系。

——摘编自孙雪《儒学与汉代赦免制度研究》

材料二   唐代赦免制序的设计相对其它朝代更加成熟。统治者吸取了以前朝代赦免制度的精华,并把赦免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固定下来,还为之设定特定的仪式。对于赦免之人不仅允许罪犯自新,而且在书中要求相关有司不得对其进行刁难。唐代赦免制度中宽宥仁慈的民本思想以及与之合法化的表现形式,同现在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殊途同归。

——摘编自刘艳丽《唐代赦免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赦免制度实行的原因及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赦免制度成熟的表现,结合所学简要评价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
2023-09-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元康五年(公元前61年),汉宣帝规定,诏书下行形式为御史大夫下丞相,丞相下车骑将军、中二千石、郡太守、诸侯相,郡太守下郡国都尉、农都尉、部都尉,再由都尉下达候官。这一现象(     
A.提升了政府信息传递速度B.体现了集权体制内在要求
C.推动了文书制度日益繁琐D.平衡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5 . “文书御天下”,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书政治”的传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公文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殷商甲骨卜辞中已有“令”“告”“册”等公文雏形,西周出现“命”“诰”“誓”等王命文书,分别用于授官赐爵、发布政令或训诫臣僚、征伐誓师等重要活动。但总起来看,这一时期的公文文种及数量还很有限,较为系统的行文关系尚未形成。秦汉时文书种类增加,开始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云梦秦简《内史杂》云:“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王充《论衡》云:“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

材料二   唐代正式公文达到15种,更加规范,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宋代公文文种全方位增多,地方官府间及中央与地方间文书往来远胜前朝,这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叠床架屋直接有关。元朝皇帝专用文种诏令分为蒙诏和汉诏,以蒙诏为主体,呈现出鲜明的等级色彩。明代皇帝专用文种新增了谕旨,可以绕开文官政府直接下达,到清代开始制度化。清代臣子有一特殊的上奏文种——“奏折”,可以直达御前,增强了保密性。

——摘编自何庄《古代公文文种变迁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文书政治的特点,说明秦汉时期文书种类增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以后文书政治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秦汉以来古代公文文种变迁的主要因素。
2023-09-22更新 | 9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直诉”是古代吏民自下而上沟通诉求的一种特殊方式。秦代“直诉”文书由御史长官代理审核,汉代内廷的尚书逐步替代外朝御史,协助天子处理“直诉”文书。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政府行政效率的提升B.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
C.原始民主遗风的复苏D.君主专制权力的加强
2023-09-14更新 | 555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二那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对此,隋文帝(       
A.确立三省六部制B.改革租调制
C.推行州县二级制D.推行郡县制
8 . 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多样,管理今天的河北、山东、山西地区的机构为(       
A.中书省B.宣政院C.直隶省D.河南江北行省
2023-09-08更新 | 555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新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这一事务分工(       
A.限制了皇权高度集中B.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C.强化了官僚贵族特权D.加强了六部的行政权力
2023-09-08更新 | 397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试题
10 . 汉文帝时期,贾谊认为:“天下之势方病大疽,一胫之大几如要,一指之大几如股……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这表明贾谊主张(     
A.扩大地方权力B.郡国并行制
C.削弱王国力量D.实行推恩令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