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汉代官署门口一般设有钟铃和鼓,按时击奏以提醒官吏起居休息,开闭大门,遇到紧急或重要情况则击鼓报讯。而丞相府门口不设铃鼓,以官奴婢传漏以起居,这与宫内官署相同。材料说明,汉代
A.行政效率日趋提高B.集权体制较为完备C.贵族政治等级森严D.丞相地位尤为尊贵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是一个令人寻思的人物,他在公元之前,就经过贾谊的责难。迄至近代,既受过章炳麟和萧一山的恭维,也受过顾颉刚和郭沫若的批判。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二   在中国历史书内“秦皇汉武”经常互相衔接,而且一提到汉武帝,又离不开“好大喜功”的评价。今天我们看他的纪录,不能否定他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但他的功业,仍要在长期的历史上评判。最重要的一点,则是他所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后人无法继续。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材料三   五代诸侯强盛,军政、民政、财政、司法权皆为所专,朝廷不能制……太祖与赵普谋,渐削其权。其方法如下:

方法概况
文臣知州事宋初,藩镇异娃王及带相印者不下数十人。乾德元年正月—.皆以文臣代之,合知州事。自是节度使之权使轻
设诸州通判初置诸州通判,经济军民之政,事得专达,与长吏均礼.得自奏事不属诸藩。于是武臣渐失民政权
置诸路转运使凡一路之财,置转运使掌之,虽节度、防御、团练、观察诸使及刺史,皆不预合金谷之籍,于是财赋权归于上
选诸兵入补禁卫分立更戍法,戍守边城,使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佚。自是将不得专其兵,而士卒之骄惰亦息

——王桐龄《宋初之内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受到恭维的主要因素,并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采取的——般方法。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开创大一统局面的具体措施。
(3)评价材料三中宋太祖这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趋势。
3 . 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关键所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废除元旧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别行使原行中书省的行政、军政和司法之权,三司既相对独立,又相互牵制。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他们使它成为有限政府,他们界定了它的权威。他们将它限制在行使特定的权利,将所有其他保留给各州或者人民。

——《美国宪法评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朝行省制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对地方管理方式上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什么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如何评价这一制度。
4 . 西汉成帝时,其母王政君的兄弟王凤、王商、王立、王根等四人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前后达九人,甚至出现了“政事大小皆自凤出,天子曾不壹举手”的局面。这种现象的出现
A.说明官吏选拔制度不完善B.暴露了汉初分封诸侯的弊端
C.本质上是君主专制的产物D.反映了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5 . 制度构建反映时代特色,也存在中西差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熙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编自《东华录》

材料二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权利法案》

材料三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近方式实现权力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摘编自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这一时期中英政治体制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史实,概述光荣革命后到19世纪中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近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6 .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强化对官僚队伍的管理、确立新的经济政策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造就》

材料三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创新和变革”在政治上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2021-03-09更新 | 2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明朝正德、嘉靖之际的吏部尚书王琼形容当时的政治状况时说:“六部之权渐轻,凡事多禀受内阁风旨而后行。”据此可知,明代
A.六部受内阁的直管B.阁臣权力逐渐增强
C.相职得以重新设置D.皇权受到内阁制约
8 . 下图为元代地方行政管理结构图,该结构图主要源于
A.蒙古族的军事征服B.元朝疆域迅速扩大
C.元朝实行了行省制D.州县利于控制地方
9 . 清朝时期,部分官员向皇帝单独呈送密封报告,皇帝亲手批阅后返回,不经过其他中转、收发环节,形成了奏折制度。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
A.推动了民主政治发展B.完善了中枢机构
C.导致了军机处的废除D.提高了决策的效率
2021-02-09更新 | 199次组卷 | 18卷引用: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文科)试题
10 . 刘邦虽基本上继承了秦朝的制度,但他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权宜政策,这些权宜政策在初期勉强起了些作用,但到文帝和景帝时期,日益不合时宜,甚至起到消极作用。“权宜政策”指的是
A.实行盐铁官营B.设置西域都护府
C.颁布“推恩令”D.采取郡国并行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