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柳宗元(773年—819年)《封建(分封)论》

材料二   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方今郡县之敝已极……何则?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1613年-1682年)《郡县论》

材料三   秦始皇初灭六国,便迁徙天下豪富12万户到咸阳,一部分散到巴蜀等地。……将军蒙恬率大军30万人击走匈奴,取河南地,筑44个县城,徙内地罪人去居住。汉族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游牧地区,变牧地为耕地,扩大了北方边境。又征发曾犯逃亡罪的人及赘婿、小商贾为兵,取南方桂林、南海等郡,又发50万人守五岭,与土著杂居。汉族文化技术传入南方,岭南开始成为中国的领土。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四   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封建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领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人、汉人,同属臣民。”

——据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整理


(1)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柳宗元和顾炎武对这种变化趋势的共识。
(2)据材料三归纳秦始皇管辖边疆地区的措施,并指出其积极意义。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特点。
2021-12-16更新 | 30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月考试历史试题
2 .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了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的现象,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大多是历代王朝分封皇室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现象长期存在说明
A.周代制度受到历代王朝推崇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D.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2021-11-25更新 | 423次组卷 | 107卷引用:2012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3 .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B.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4 . 胡如雷在《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一书中指出:“我国的封建地主本身不能亲自掌握行政权、司法权和军事权。这些权利从土地所有权游离出来以后,必须归专门的官吏掌握,于是在地主经济之外,驾乎整个社会之上,就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复杂的官僚机构。”其观点反映了
A.官僚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B.封建地主是专制统治基础
C.封建社会形态统治不稳固D.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影响
5 . 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省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历史上,我国地方行政建制曾多次进行改革。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
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
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
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
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
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
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
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
2021-10-27更新 | 1029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西区宾阳县宾阳中学高二下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2021-10-26更新 | 1273次组卷 | 7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秦朝,尚书是少府(九卿之一)的属官,秩六百石,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汉武帝时,选拔尚书、侍中等组成“中朝”(或称内朝),尚书地位渐高。到隋唐时期,尚书已是官居正三品的大员。尚书的变化(  )
A.有利于加强少府的权力B.推动了中央官制的调整
C.有利于加强皇权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8 . 魏晋时期,首次出现了有别于原来“里”的“村”,村成为乡里组织重要的单位。乡里组织的官员数量依照户口编定。“按千户为准,千户以上置史、佐、正三人,依户口数另设里吏一人”,乡官主要由官府派出,辅以民间推选,并享有俸禄品秩。这些做法(     
A.形成完善的基层治理体系B.维护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
C.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治理D.加强了地方道德教化职能
9 . 秦朝九卿的职责和唐朝六部的职责如表,通过比较可知
九卿职责六部职责
奉常负责宗庙、礼仪、教化吏部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
郎中令宫中警卫户部户籍、财政、赋税、田地
卫尉宫门警卫札部学校、科举、礼仪、落属、外宾
廷尉负责司法和首都警卫。兵部式馆、兵籍、军令、军械
典客主管少数民族事务刑部法律、刑狱、案件复核
家正负责皇宣宗族事务工部工程、工匠、屯田、水利
治粟内史负责租税和国家财政
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
太仆负责宫廷车马

A.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彻底改变B.皇帝家务抽离政治制度趋成熟
C.中央机构变动加强了中央集权D.中央机构精简提高了行政效率
10 . 唐初开始设置代表中央朝廷,衔命出使四方的使职,遣官员,例如贞观初年,“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设置观风俗使、巡察使、按察使、巡抚使等官员,逐渐变成正规官制之外的重要职务。这一措施的推行
A.导致了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B.促进三省体制的确立
C.提升行政效率加强地方管理D.带来冗官冗费的问题
2021-05-16更新 | 1902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