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0 道试题
1 . 秦灭六国后,除从政治身份上降低原六国贵族的地位外,还从地域上将他们从原居住地迁出。汉代自高祖开始,不仅对六国贵族广泛迁徙,而且对各地豪强及吏二千石高级官员也实施迁徙。这表明西汉时期(       
A.基层管理制度趋于完备B.强化对地方官吏的管理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管理制度基本沿袭秦朝
2 .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经历了夏商两代的邦联式统一、周代的分封制统一和秦汉以后的中央集权制统一三个阶段、三种模式。此学者的划分标准是(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社会性质的变迁
C.君主专制是否确立D.官僚政治的瓦解
2022-09-18更新 | 459次组卷 | 2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灵川县潭下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元朝实行土官制度。云南临安路辖区内所属各州、县、千户均由土官任职管理,其中在少数民族众多而又情况复杂的红河地区,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备的行政组织机构,比较稳固地把红河地区统一在云南行省的管辖之下。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三级地方行政区划基本确立B.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C.云南地区首次纳入朝廷管辖D.政府较好地处理了各民族间的关系
2022-09-04更新 | 1611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明中叶开始,督抚由不参与地方政府祭祀,到参与祈雨、祈晴等活动,进而主导地方祀典;乾隆年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位及与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督抚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加强内陆边疆治理B.督抚威胁中央集权
C.省府县三级建制的废除D.督抚成为地方大员
2022-09-02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
5 .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谈到汉武帝时说“汉之得人,于兹为盛。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质直则汲黯、卜式,推贤则韩安国、郑当时,定令则赵禹张汤,文章则司马迁、相如……运筹则桑弘羊……”这反映出当时(     
A.思想统治日趋严密B.察举制度名存实亡
C.儒生成为选官主体D.用人更加务实灵活
6 .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隋唐开创科举制度,这三者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B.巩固国家统一
C.强化贵族特权D.加强君主专制
2022-07-21更新 | 115次组卷 | 29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观察如图所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中央机构示意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相权由分散演变为相对集中B.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日益缓和
C.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D.元朝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2022-07-15更新 | 44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书·禹贡》中就已经提到了“九州”的名称和位置,其他的先秦史籍,诸如《尔雅·释地》《周礼·职方》《吕氏春秋·有始览》等等也都有“九州”的记载。然而,先秦的“九州”只反映了当时人们头脑中已经形成的一种地域观念。直至秦统一确立郡县制度,并没有“州”的设置。到了汉武帝时期,疆域扩展,为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将全国分成十三个监察区,因名称多采用《禹贡》和《职方》中的州名,故称“十三州”。

——摘编自黄钢《我国古代的“州”是怎样演变的?》

材料二   三国以降,州一郡一县三级政区已成为正式制度。三级制实行之初,还算正常,以十数州之地辖百来郡、一千余县,层次与管理幅度相称,比例适当,州、郡、县三级都能正常发挥作用。以西晋前期为例,19个州统172个郡国、1232个县。平均每州辖八九郡,每郡辖七八县,基本合理。梁天监元年(502年),共有23州,226郡,1300县。然而不到半个世纪,形势大变。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已有104州,586郡。这样,南北朝合计,共有220州,999郡,比两个半世纪以前的西晋,州膨胀11倍,郡膨胀10倍。弄得有些官员连自己也搞不清自己所管辖的地域范围。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十六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州演变的规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和所带来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钱穆在探讨中国古代制度时强调

一、任何一项制度,决不是孤立存在的。各项制度间,必然是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否则那些制度各各分裂,决不会存在,也不能推行。

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

三、任何一项制度,决不会绝对有利而无弊,也不会绝对有弊而无利。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明确写出观点,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2022-07-10更新 | 1222次组卷 | 3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10 . 某班学生看到易中天《帝国的终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书的内容介绍“这是一个帝国制度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它表现为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秦创郡县制,汉因之;隋创科举制,唐因之;宋创文官制(文臣将兵制),明因之;明创阁臣制,清因之。”于是就此展开了讨论。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他们下列说法的对错(       
甲同学: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学:秦朝开创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础
丙同学:隋朝开始形成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
丁同学: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标志着内阁的出现
A.乙丙对,甲丁错B.甲丙对,乙丁错
C.甲乙错,丙丁对D.甲乙丙对,丁错
2022-07-02更新 | 151次组卷 | 45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