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至明清时期行政体制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以前,丞相位尊权大,因为不可避免地与君权发生冲突。汉武帝时期,开始有意识地削弱丞相的权力,他设中朝尚书,夺去了不少原属丞相的决策权。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将军录尚书事,掌握了朝中全部大权,“政事壹决于光”,丞相变成了执行官吏。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据《新唐书宰相表》研究,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宰相同时在位者,少则4人,多则10人;武后、中宗、睿宗时期,同时任相者常有10人左右,景元(710年)任用宰相多大27人。玄宗以后诸帝任相少则两三人,多则七至八人。

——张创新《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英国历史上的宪法性文件

时间文件 
1215年《自由大宪章》贵族与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侵犯
1628年《权利请愿书》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强行征税和借债
1641年《三年法案》议会三年一届,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解散议会或休会
1679年 《人身保护法》保护资产阶级议员免受国王非法迫害
1689年《权利法案》进一步限制王权,确立议会至上的原则
1701年《王位继承法》国会有权决定国王 的继承人,确立分权和司法独立原则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四 19世纪的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有一句名言:“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当代美国政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也曾说:“民主依赖妥协”。

——《美国宪法评注》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和隋唐时期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从民族、民权方面概述新中国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如何完成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事业?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运用近代中外相关史实论证“民主依赖妥协”(要求:至少要中外两个角度,史论结合)。
2 . 古代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是不断强化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隆二年,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普曰:“……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年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三   陛下委听断于直,直又寄耳目于群小如韦瑛辈。皆自言承密旨,得颛刑杀,擅作威福,贼虐善良,士大夫不安其职,商贾不安于途,庶民不安于业。

——《明史列传六十四》


(1)根据材料一指出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赵普从哪些方面提出了建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列举宋太祖对此的具体措施。
(2)观察图一、二、三,指出所体现制度分别属于什么朝代?
(3)根据材料三,说明材料是对明朝哪一特殊机构的描述?材料对其持怎样的态度?理由是什么?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的演变趋势。
2020-08-1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2)
3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请回答:
(1)依照秦朝官制,丞相一职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图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3)材料三中设立军机处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4)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秦朝以后,皇帝为了集中权力,不断削弱相权。唐朝曾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行使宰相职权;清朝又以满汉大学士等出任军机大臣,主持全国军政要务。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如图所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按示例完成汉、唐、明、清四朝中枢机构的演变过程。

(2)从上述中枢机构的演变过程中归纳出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所示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019-06-07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106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太宗在即位诏书中说:“先皇帝创业垂二十年,事为之防,曲之为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谨当遵承,不敢逾越。”宋代士大夫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摩原则时。经常与“祖宗之法”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祖宗之法”就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宋代中央集权的活力与僵滞,①权力机构的分立与集中,②文武制衡关系的形成,乃至赵宋王朝的兴与衰,处处都会遇到所谓“祖宗之法”的问题。

——摘编自陈苏镇主编《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研究》

材料二:19世纪的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变革: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建立七月王朝,实行君主立完制度
1861年撒丁王朝:基本统一意大利。实行君主立宪制
1867年英国:议会改革,城市工人获得选举权
1871年德意志:实现统一,颁布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
1875年法国:男性公民均获得选举权,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农村工人和矿工获得选举权


请回答:
(1)依据所学知识,对材料一中标示的①②分别予以说明。
(2)你如何评价材料一中宋朝这种特别重视“祖宗之法”的政治取向?
(3)依据材料二,归纳19世纪欧洲政治文明演进有哪些主要方面,并任选其中一个方面予以说明。
2019-05-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外国语学校三箭分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大批来自阿拉伯、波斯地区的穆斯林在华定居,逐渐形成了穆斯林的聚居区——蕃坊。“蕃坊”的出现是适应侨民宗教活动、生活习俗、商业活动、社会活动自然形成的。唐政府为了有效地对这些外侨进行管辖,专设蕃坊司,任命蕃坊长实行“自治其徒”。唐政府为此专门制定了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同一国家或种族的人之间自相犯者,依其本国(或本族)之制断之,由蕃坊内之蕃长判定执行;不同国家(或种族)之人按照唐朝的法律来处理。统治者对蕃客采取的鼓励和保护性政策与措施为他们在中国的长期定居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摘编自邱树森《唐宋“蕃坊”与“治外法权”》

材料二 鸦片战争前,英国就以中英法理不同为由,拒绝将被控杀人罪的英国人交予中国司法当局审判。1843年7月,在中英谈判中,为了简单明了且一劳永逸地解决此难题,清政府谈判代表者英,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案件,应即明定章程,英人归英国自理,内人由内地惩办,伴免衅端”。在最终签订的《五口通商章程》中规定,凡中英两国商民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以在中国行使司法权,这就将在华英国人完全置于中国法律体系之外,置于中国司法审判权之外了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实质上是一个违反近代国际惯例的、扩大化了的治外法权。英国领事

——摘编自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唐代蕃坊管理的特点,并指出其形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代蕃坊管理相比,清代治外法权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开国初,太祖赵匡胤即颁布《盗窃律》等一系列律令,同时连续惩办了一批贪官,大将军桑进兴也因受贿罪被处死刑。……监察权与行政权分离,增强监察机构的专门化和权威性。给监察官员以特殊地位与职权,他们秩轻而任重,官卑而位尊,代表皇权监督各级官吏……具有很大权威性。

—王凡《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现代启示》

材料二 在中国古代的专制政治下,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基于对历史的和现实的思考,自1938年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对王震等22名克己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据《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初反腐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用这些方式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没有哪个王朝的廉洁局面能够维持百年”这一现象的理解,并分析陕甘宁边区政府开展廉政建设“历史的和现实的”必要性。

8 . 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史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读下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唐朝和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近代英国和美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影响希腊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
(2)中国唐朝和近代美国这两种政治制度在形式上有何相似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本质上的不同。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4)英美两国的政治体制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进程产生重要影响。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政治文明进程的认识。
2019-02-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探究问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文明

材料: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政治制度)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

——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

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一种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僚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

——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


探究问题二:古代雅典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服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的“软件”又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
(3)根据材料三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材料三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詹曝杂记》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宰相制度废除以后有什么影响。
(4)依据材料四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置说明了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