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唐代的民族政策,除了朝贡、和亲外,在边区还设立羁縻都护府,任命当地部族领袖为都护府长官,都护府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唐代的这一“羁縻政策”(     
A.有利于边疆地区的稳定和发展B.导致“藩镇割据”局面出现
C.冲击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D.强化了中央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直接控制
2024-01-04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2 . 贞观四年(630年),唐朝利用东突厥内讧之机,派大军平定其属地,东突厥汗国灭亡,后来唐太宗将东突厥降众安置在沿长城地段的羁縻府州。但682年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重新建立后突厥政权,并带动东北的契丹和奚人骚扰唐朝东北边境,吐蕃也在西北和西域与唐朝展开拉锯战,这从根本上说明(       
A.中原王朝的羁縻府州治理体制的无功效性
B.中原王朝对内陆边疆地区控制的不稳定性
C.中原王朝农耕区对各种资源掌控的有限性
D.契丹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设置的合理性
3 .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强大国家,中外交流活跃。下表中①所对应的史事应该是(     

序号

史事


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中国文化

大食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次
A.鉴真东渡日本B.张骞出使西域
C.法显天竺取经D.设安西都护府
4 . 治国必治边,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并在众多的羁縻府州基础上设立都护府,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为了巩固对边疆的统治,唐王朝也采取了积极开发的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两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唐朝为巩固统一对边疆各族采取的方式,并阐述这些方式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列举两例清代解决边疆“内患”的重要史实并简析能够解决边疆“内患”的原因。
2024-01-02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六典·鸿胪寺》记载,鸿胪寺之职,“掌宾客及凶仪之事,领典客、司仪二署”,“掌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归化在蕃之名数……凡朝贡,宴享、送迎预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职事,凡酋渠首领朝见者,则馆而以礼供之。”

材料二   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核心就是政区和政府组织层次级数的变化,这一变化集中地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此长彼消的过程。下表是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历代政区与地方政府的层级变化表

时期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县、道
/郡、王国县、道
魏晋南北朝郡、王国
隋、唐前期/府、州(郡)
唐后期五代府、州
府、州、军、监
布政使司(省)府、直隶州
府、直隶州、直隶厅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唐朝鸿胪寺的职能,说出当时与其职能相近的政府机构名称,从民族关系角度简析它们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完成表格并概括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024-01-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怀仁市大地学校高中部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构各民族共通有力的认同,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性路径。认同是多层次或多要素的。从关联叠加视角而言,汲取政治认同要素、心理认同要素和文化认同要素等对于认同支撑至关重要。其中,基于政治认同要素建构的政治秩序和政治归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团结统一的合法性支撑;基于心理认同要素建构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依存亲近的情感性支撑;基于文化认同要素建构的团结根魂和同脉印记,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多元一体的共识性支撑。

——摘编自郝亚明杨文帅《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认同要素支抹》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7 . 《清明上河图》中有个有趣的现象,画上似乎只有一个正在运输货物的胡人,除此以外,可谓“千汉一胡”。这与唐代胡人满京城,贩卖各种物品的情况完全不同。这一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朝民族政策具有务实性B.唐宋政局状况的影响
C.各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D.华夏认同观念的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处理与周边政权与汉唐一样,都是在华夷正朔观念与现实政治的交互作用下,构建自己的话语和现实政策。太祖朝和太宗朝前期理顺宋辽间的华夷名分,建立以宋朝为中心的天下秩序,因而使用华夷一统的话语,并用“汉唐旧疆”作为开拓行动的解说。雍熙战争的失败使宋朝放弃了理顺宋、辽华夷一统的话语权。

——摘编自黄纯艳:《“汉唐旧疆”话语下的宋神宗开边》

材料二   1945年以来,国际法由原来的欧洲集团扩大至遍及七大洲的180多个国家,以欧洲为核心概念的国际法原则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国际法的范围扩大了,出现了新兴的分支国际经济法。许多国家要求修改调整外国授资开发和其他部分的国际法内容,使得传统国际法的一些原则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或采取了新的概念。随着科技进步,传统国际法的内容扩大,产生如外层空间法和环   境保护法等新分支。

——摘编自周忠海《国际法史与国际法的发展》

材料三   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952年,中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尔后,建立了省级自治区5个,地区级自治州30个,县级自治县122个。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初期对边疆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北宋与北部两个政权处理边境问题的方式?结果如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国际法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唯物史观原理,阐述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历史渊源, 并指出其意义。
2023-1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平定东突厥后,将颉利可汗所属之地分为了六个州,东置云中都督府,西设定襄都督府,并任命该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统率原来的部众,同时允许世袭其职。这一做法(     
A.推动了中原文化的传播
B.扩大了唐王朝的统治疆域
C.利于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D.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直接管辖
2023-12-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环际大联考逐梦计划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考试(三)历史试题
10 . 唐朝天宝年间以来,大量西域使者、商人在长安留居不返。中央高级官员李泌说:“哪里有外来的朝贡使臣在京师居留几十年而不让他回去的?现在可以借道回纥或者海路回到自己来的地方……人生一世,应当乘时展用,哪里可以做一辈子客人,客死他乡呢!”这表明(     
A.对外交往由开放走向封闭B.政局变动影响对外政策
C.对外交往由陆路转向海路D.传统的华夷观念的体现
2023-12-28更新 | 11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宣威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