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材料 为什么社会主义在它的发源地欧洲欲振乏力,但在中国这个遥远的东方古老大国却新枝迸发?社会主义跟中国传统、中国历史有着深厚关系……在农耕时代,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中国可以自由买卖的土地制度有着悠久历史,为了防止因土地自由买卖而导致的土地兼并,中国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一些平衡措施,初衷是为了维系社会的平等与公正,例如朝廷把无主的荒芜土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但土地为朝廷所有。

在16世纪以前,中国的商品经济一直领先于世界各国,商品经济一方面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阶层流动,但又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的两极分化。中国历代政府都试图通过各种政策来干预市场,减少社会两极分化的程度。

中国作为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水灾、旱灾等灾难对社会影响极大。因此政府无法做无为而治的“守夜人”,必须要积极有为才能减缓灾难对社会民生的影响。所以,中国很早就发展出一整套应对灾难的机制与政策,历史上称之为“荒政”……这些制度与政策体现出中国古代一种朴素的社会主义,这为中国在20世纪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历史的基因。

——摘编自张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蕴含朴素社会主义元素的具体措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认识。
2024-05-0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质量检测(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图是1956年出土于四川彭州的东汉养老画像砖。画像中的主体是一间筑于台基之上的仓房,房前台阶下有三人:左侧跪坐者戴冠,手挥舞着指向右侧;右侧跪坐者手持鸠杖,其左一人手中似乎拿着一件量器,正要盛粮食。据此可知(     
A.民间救济开始出现B.基层治理体系得到完善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D.尊老养老观念得到弘扬
2024-03-16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强基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两宋时期,在应对灾荒时,官府一方面采取粮食限价措施,禁止富民加价倒卖;同时又采用荣誉旌表或官职奖励的方式鼓励富民捐赠或低价出粜粮食;还出台了《保甲》等法规对富民阶层进行管理和监督。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政府注重整治官僚队伍B.富民主导社会救济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社会治理手段多样
4 . 据载:“(北魏)景明初,豫州大饥,(薛)真度表曰:‘臣辄日别出州仓米五十斛为粥,救其甚者。’”宣武帝诏令:“真度所表,甚有忧济百姓之意,宜在拯恤。陈郡储粟虽复不多,亦可分赡。”据此可知,当时政府(     
A.完善社会优抚体制B.履行社会救济功能
C.倡导宗族内部互助D.重视基层社会治理
2024-02-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大数据联考2024届高三2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的救助机构种类增多,设置较前代更为普遍。北宋初年,政府于开封设立东、西福田院,收容老幼、乞丐及残疾之人;此外,类似机构还有慈幼局(资助贫穷人家生儿育女)太平惠民局(为平民提供低价药品)等。北宋这些机构的设置(     
A.维护了封建纲常礼教B.减轻了民众的差役负担
C.践行了儒家民本理念D.彻底解决了社会的危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唐朝还多次授予年满70岁以上老人刺史、县令、县君等官职,并赐予物质,多次下诏规定男子75岁以上、妇女70岁以上可免除其家庭一人徭役。《唐律疏议》按年龄对老人给予相应的刑律宽免。这可以说明唐朝(     
A.倡导尊卑等级观念B.传承尊老养老风尚
C.逐步完善尊老措施D.人口老化趋势加强
7 . 隋朝义仓以“当社”为单位,粮食由当社“造仓窖贮之”,负责具体管理的不是政府机构而是“社司”。社司“执帐检校,每年收积,勿使损败;若时或不熟,当社有饥懂者,即以此谷赈给”。隋朝的义仓制度(     
A.推动了地方自治的兴起B.解决了基层治理难题
C.完善了政府的优抚政策D.凸显了社会保障功能
8 . 西汉时,年满七十岁持有“鸠杖”者,享有种种特权,如规定鸠杖持有者享有六百石官员的政治待遇。汉代诸帝都不时颁布赐“高年”者帛、米、酒、肉等的诏令,还有免除年长者家人赋役等措施。这反映了汉代(     
A.户籍管理制度较严密B.社会福利制度较完备
C.贯彻以孝治国的理念D.社会救济由政府主导
9 . 汉宣帝时颁布的《王杖诏令册》规定: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上且无子女的鳏寡老人,从事商业经营不必纳税.种田不必缴田赋,允许开设店铺售酒;对于孤寡、身体残障的人群政府不得随意摊派劳役,无论民事还是刑事案件都不能捆绑,在法律上给予特殊优待。由此可知.汉代(     
A.政府重视优抚弱势群体B.民众日常生活得到保障
C.尊老养老观念深入人心D.社会救助体系日臻完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的义庄是以宗族为单位的,自主设立赡济族人的田庄。据统计,宋代苏州共设立了4个义庄,明代苏州也只设立了8个义庄,而清代的苏州义庄共设立了128个,其中大部分设立于1840—1911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方救济系统的失灵B.传统宗法观念的复兴
C.社会局势动荡的加剧D.自然经济模式的解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