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义仓木置于乡社,主要用于灾年赈济本乡灾民、隋开皇十六年规定义仓于“当县安置”,唐太宗时,政府为管理方便,把义仓转为官办,并将义仓置于州县中的通都大道上,这一变化(     
A.缓解了唐政府财政危机B.提高了政府赈灾的效率
C.吸取了隋亡的历史教训D.埋下了基层治理的隐患
2024-05-12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两宋时期,在应对灾荒时,官府一方面采取粮食限价措施,禁止富民加价倒卖;同时又采用荣誉旌表或官职奖励的方式鼓励富民捐赠或低价出粜粮食;还出台了《保甲》等法规对富民阶层进行管理和监督。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政府注重整治官僚队伍B.富民主导社会救济
C.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社会治理手段多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吸取汉代“储粮备荒”的做法完善了“仓廪制度”,宋朝在此基础上添设常平仓、惠民仓等。唐代设立诸多机构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以及其他贫困人口的慈善救助。宋代根据唐代经验先后设立福田院,居养院,专门收养乞丐,鳏寡孤独和残障人士。宋朝政府设立了举子仓﹑慈幼局、慈幼庄和婴儿局等慈善机构,这些机构专门用来收养被遗弃的婴幼儿,减少溺婴现象。宋朝也关注一些生前贫困的死者,他们或者亲人因为贫困买不起棺木和其他殡葬设施,无法进行安葬,针对这一现象宋朝政府设立了官置公墓性质的漏泽园,解决相应的问题。唐代,宗族救助很普遍;宋代,出现了族田,族产和族学等,为长期性的宗族救助提供了各项保障,民间慈善得到较大发展。

——摘编自马闻屿等《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的发展演变》

(1)根据材料,归纳唐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唐宋时期社会救济制度的积极影响。
2024-02-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人基于对自然灾害特点、农业丰歉周期变化的朴素认知,提出设立常平仓、义仓、社仓等,提前仓储积谷,并通过“籴”“粜”等措施调节粮食资源以缓解灾荒时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措施(     
A.增加了政府赋税收入B.适应了农耕社会需要
C.保障了粮食稳定供应D.巩固了封建专制统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国于1889年、英国于1908年就颁布了相关的法律确立养老保险制度,而美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得较晚。20世纪初,美国没有像其他发达国家一样建立起一个由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运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而是由地方上的州和市为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计划。联邦政府实行的公共养老保险制度形成于大萧条时期,以国会1935年通过的《社会保障法》为标志。这部法律以养老保险、失业保障和未成年人保障为核心内容,对老年、失业、伤残、死亡和遗属提供最低限度的保障津贴,强调应当充分而有效地发挥联邦政府和州及地方政府的职能。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美国得到确立。

——摘编自曾益《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支付缺口及应对策略》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保障的统筹比例较高,而待遇标准相对较低,在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推动下,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候选人都向选民做出提高社会福利的承诺,以此来拉拢选民,其结果是社会保障水平的不断攀升。60年代福利的过快增长,为70年代以后社会保障的支付危机埋下了隐患。社会保障制度被作为政治工具,是西方的政治制度造成的。

——摘编自王虎峰《养老金生产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的背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启示。
6 . “隋代的义仓置于乡社,由社司(主管社仓储粮的官吏)进行管理,一旦遇到灾荒年,粮食出现短缺时,则社司就将义仓的粮食赈给本乡百姓,以此来帮助百姓度过灾荒年,从而不至于出现大规模的民变。”由此可知,隋朝设置义仓旨在(       
A.缩小社会贫富差距B.巩固隋王朝的统治
C.减少自然火害发生D.满足民众日常生活
7 .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均设立了社会保障部门,主要有劳动部、内务部以及军队和群团组织的一些社会保障机构。还成立了中央防疫委员会、失业救济委员会、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抚恤委员会等。这说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A.建立成熟社会保障体系B.重视社会保障建设
C.社会保障工作卓有成效D.民众生活环境恶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发展了先秦以来的“鸠杖”习俗并加以制度化。下图是四川新都出土的汉代《养老图》画像砖,描述了戴冠的官员向持有鸠杖的老者进奉食物的画面。据此可知,汉代(     

A.开始形成尊老敬老风气B.传统宗法观念得到复兴
C.社会治理融入儒家伦理D.豪强士族社会地位显赫
9 . 下表说明了(     
实施者地位举措
政府主体汉朝常平仓制度
隋唐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辅助,宋朝兴起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组织辅助,明清兴起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
A.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救济贫困B.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元化局面
C.社会救济主要由宗族、慈善组织进行D.社会救济保障了民众日常生活
10 . 王文素在《中国古代社会保障研究》中将古代中国社会保障的措施,依据其内容分为以下几类。这体现了
1赈给粮食、银钱、布帛、耕牛
2赈贷﹐如赈贷种子和口粮
3赈粜,国家把掌握的粮食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给灾民
4躅(juan)免、缓征赋税
5对流民的救济保障

A.救灾手段的多样性特征B.政府与民间合力救助
C.救灾对象单一性的特征D.宗族内部的自我救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