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0 道试题
1 . 宋代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40%,到1072年,客户比例下降到30%。这一现象(     
A.抑制租佃关系发展B.导致政府户籍管理失控
C.增加国家赋税收入D.反映庄园奴隶制的发展
2023-07-30更新 | 141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27年5月,南京国民政府决定采取单方面宣告关税自主的政策,并陆续公布若干法令,大幅度提高了现行税率。但是,英、日等国一致反对新税,甚至表示将不惜武力对付中方。8月29日,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华公使,宣布上述法令暂缓实行,唯宣称自9月1日起实行关税自主政策仍然维持有效,上述博弈(     
A.引发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B.体现国民政府独裁统治的实质
C.使中国收回了关税自主权D.推动国民政府实施“改订新约”
3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D.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颁布诏令,租调制由曹魏时期的“以户计征”变为“以丁计征”,奴婢和耕牛也必须承担纳税义务。这一变化(     
A.加重了农民负担B.推动了均田制的实施
C.促进了民族交融D.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5 . 隋唐在北魏租调制的基础上开始征收“庸”,故又称“租庸调制”,其中的“庸”是指纳绢或以布代役。隋朝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可“免役输庸”,即纳布帛以代替力役,而唐代的庸不再有年龄限制。这体现出隋唐时期(       
A.赋役制度既有承袭又有创新B.政治清明且统治者励精图治
C.政府鼓励农民从事多种经营D.农民赋税徭役负担比较合理
6 . 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唐朝廷与河朔割据藩镇战争正酣之际,唐德宗为争取河朔民心,许诺战争结束后原有各种“颁赋名目”全部停止,“两税定数”予以减免。以上史料可以论证(     
A.藩镇割据地区的统治秩序已无法维持B.两税法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河朔藩镇对唐王朝有一定程度的服从D.推行两税法增加了唐王朝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北魏至唐前期,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北齐时即已“始立九等之户,富者税其钱,贫者役其力”;唐中期开始征收的“义仓粟”,则根据土地多少交纳,“亩纳二升”。这一过程(       
A.适应了土地所有权的变动B.有效抑制了土地兼并
C.使社会贫富差距大大缩小D.增加了农民赋税负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780年杨炎推行两税法,规定“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货币成为税收的主要形式。此后,越来越多的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这表明,两税法的实施(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变化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抑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9 . 《唐六典》记载:“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维(粗绸),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维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指国家无需征发力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材料所述赋税制度(     
A.因均田制遭到严重破坏而推行B.规定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C.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D.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