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新唐书·食货志》中记载:“用人之力,岁二十日,闰加二日,不役者日为绢三尺,谓之庸。”这一规定有利于(     
A.消除人地矛盾B.保障基本农时C.减轻阶级压迫D.加快工程进度
2 . 下图所示的内容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实行的赋税制度。该制度(     
A.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B.加强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D.从唐玄宗天宝年间开始实行
3 . 明朝中后期,赣南、苏松、浙江等南方地区率先推行类似一条鞭法的改革,效果很好。而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中,也是南方比较顺利,北方遭遇到巨大阻力。一条鞭法在南方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南方(     
A.自然经济解体较早B.地理位置相对优越
C.商品经济相对发达D.土地兼并异常严重
4 . 与以前所实行的赋税制度相比,唐朝两税法的特点主要在于(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B.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C.统一了极端混乱的税制D.执行了新的征税标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780年“炎建议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3-06-21更新 | 4146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魏晋时期,依附于豪强的农民被称为“佃客”,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还有劳役杂务,战时则武装为私兵。到了宋代,租佃关系普遍,无地农民常与地主签订契约,租种土地,较少承担契约关系以外的杂役。这一变化(     
A.体现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B.导致土地兼并不断加剧
C.使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8 . 下表是中国古代某一赋役制度的主要内容。该制度的实施(     
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徭、杂税,但丁额不废;不论主户、客户,一律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按丁壮和财产多少定出户等;元额以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垦田数为准,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分摊;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
A.抑制了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B.征税的主要标准由人丁转为财产
C.加强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彻底解决了唐王朝的财政困难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普国尖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的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据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后,针对全国各地税制极不统一的情况,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统全国税制的决定》,标志着新中国社会主义税收制度的建立。1953年起,为了使税收制度适应新形势,依据“保证税收,简化税制”的精神,国家对原来的工商税收制度作了若干合理修正。

——蔡秀玲《新中国成立60年我国税制的沿革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有何变化,并且分析变化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在过渡时期税制改革的积极作用。
10 . 在开元、天宝时,`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折庸调以造焉'。这种把庸调所收之布帛,折变成轻货,运到京师国库的制度,叫做`变造'。广东怀集刻有`庸调银饼'可能是怀集县的庸调布帛,折变为银,冶铸成饼,送交到京师国库。据此可知,当时(     
A.赋役征税以银为主B.广东怀集盛产白银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政府强力扩大税源
2023-06-0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