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是重要的历史现象。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徙,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从短时态来看是加剧了社会动乱,但它也对社会的久远进步,开辟了道路。

——据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等著《乾坤众生》整理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交融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交融。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交融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
(2)依据材料二分析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
(3)结合所学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
2 . 朝代的更选蕴藏着重要的史实,观察下面《三国两晋南北朝知识结构图》,在下面(     
A.①东汉②北魏B.①西晋②前秦C.①西晋②北魏D.①前秦②北宋
2023-11-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淝水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为历代军事家所重视。但关于淝水之战的性质,学术界则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有人力主淝水之战具有兼并统一战争的性质;有人则以为淝水之战的性质应该是民族征服战争;也有人提出淝水之战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统一战争的色彩,但本质上是一场民族入侵战争;还有人认为淝水之战具有兼并统一战争和民族入侵战争的双重性质,而主要的一面是兼并统一战争。下列相关说法,合理的是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应注意吸收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避免各执一词
B.学术争论难以厘清扑朔迷离的历史,历史的真相具有模糊性
C.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因观点、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
D.历史诠释需要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2023-11-1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晋末匈奴刘渊打着“汉”旗号号召汉人推翻西晋统治,建立汉赵政权,而后采取祖源攀附措施,承认夏后氏为其祖先,改“刘”姓及追溯刘汉王朝的“三祖五宗”,奉行宗汉立国制度,改用汉人官制。这些措施旨在(     
A.顺应民族交融趋势B.强调其政权合法性
C.推广汉族先进文化D.增强华夏认同意识
5 . 下面是我国古代两个时期的形势示意图。由图1到图2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发展的趋势是(       )

①诸侯混战愈演愈烈             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③南方政权渐处劣势             ④由分裂逐步趋向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3-11-1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钱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十六国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割据政权,其统治之下的人民主要是汉族,为了统治和在新的社会条件下生活的需要,采取了一些汉化政策。内迁少数民族采取的汉化政策(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消除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隔阂
C.加速了自身封建化进程D.为隋唐盛世局面出现奠定基础
7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如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示意图。其中序号与政权对应错误的是(     
A.①——西晋B.②——东晋C.③——北朝D.④——隋朝
8 .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各族文化相互交融,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学者赵伟认为: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大一统思想、儒家文化、汉语汉俗、联姻、各民族科学、文学艺术的交会是中华民族大交融中决定性因素;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赵伟《文化认同是民族融合的先决条件》等

材料二


——摘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概括学者赵伟的观点,运用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要求:概括观点全面、史实例举充分、结论表达合理)
(2)据材料二元朝形势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在地方和边疆管理的重大举措及意义。
2023-11-11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认为,北朝时期草原地带入侵的部落,因为其无牵挂,反能因为他们的简单淳朴而建事功,出人意料的对重造中国帝制体系最有实质贡献。下列属于他们所建的事功是(     
A.租调制B.均田制C.三省制D.刺史制
2023-11-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十六国时期,后赵君主石虎“下书令诸郡国立五经博士”,前秦君主苻坚“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公卿已下子孙并遣受业”。这说明当时(       )
A.地方治理颇有成效B.儒学仍具有影响力
C.汉族士人特权扩大D.教育体系日趋完备
2023-11-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