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六国与北魏的建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5 道试题
1 . 前秦统一北方初期,苻坚对鲜卑首领慕容垂礼之、爱之、亲之、信之,其礼遇程度比汉官王猛更胜一筹。对待同为非本族的羌族首领姚苌,苻坚也是信任至极,将“山南之事”一体交给他全权处理。苻坚的这些做法旨在(     
A.迅速稳定政权B.拉拢少数民族首领
C.促进民族交融D.显示自身统治魅力
2 . 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
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中外交流与政权分裂
3 . 北魏实施均田制时规定:受田农民于“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且不得以田产为投献之礼;耕牛可以受田,但上限为4头牛。这些规定旨在(     
A.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B.推动北方荒地的开发
C.加速北魏政权的汉化D.打击北民南迁的现象
4 .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B.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
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
2023-10-23更新 | 42次组卷 | 68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5 . 十六国时,后赵开国皇帝羯族人石勒任用汉族士人张宾为谋主;政治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经济上,劝课农桑,核定户口,征收田租户调;文化教育上,兴办太学。后赵的上述举措(     
A.助推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
C.奠定了其统一北方的基础D.发展并创新了中原典章制度

6 . 十六国时期,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建立北周的鲜卑宇文氏则称“其先出自炎帝神农氏”。他们此举的用意是(     

A.学习汉晋王朝的制度文明B.追求民族政权的合法正统
C.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D.打破夷夏之辨的思想壁垒
7 . 北魏孝文帝曾经下诏曰:“哀贫恤老,王者所先,鳏寡六疾,尤宜矜愍(min,同悯)。”针对七十以上、六十至七十及不满六十岁的老、贫、病且而无法生存之人,不仅给以衣食,还派遣医师加以救治,配以药物,使其得到治疗。这一举措(     
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弘扬了华夏传统礼仪文化
C.是维系政治统治的血缘纽带D.传承了游牧民族的优秀传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魏晋时期,内迁黄河流域较久的少数民族大多不再以异族自居,如拓跋鲜卑说自己是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羌人认为祖先是有虞氏,匈奴铁弗部也自称系大禹的嫡脉相传。这反映出(     
A.华夏认同观念增强B.社会矛盾趋向于缓和
C.中原文化长期领先D.少数民族溯清了族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是河西地区魏晋画像砖墓壁画中的采桑图。该图可以直接佐证(     
A.孝文帝改革的举措B.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C.北方农耕经济发展D.当地的丝织业发达
10 . 据《魏书》载:“显祖(献文帝)平青齐(山东一带),徙其族望于代。时诸士人流移远至,率皆饥寒。”孝文帝即位后,则“选尽物望,河南人士,才学之徒,成见申擢”,自此,“平齐民”摆脱了卑贱的地位,取得了入仕求宦的权力。孝文帝的这一举措(     
A.意在制衡鲜卑贵族的政治权力B.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交融
C.顺应了政权封建化转型的需要D.折射出北魏社会矛盾逐渐缓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