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河北柏人城遗址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古代大城池之一,史籍记载:“柏人城,尧所都也。”尧帝在柏人城一带开门纳谏,广揽贤士,在大麓(尧山东麓)接纳了虞舜。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     
A.建立起了最早奴隶制国家B.宗法血缘关系走向了瓦解
C.具有原始的民主政治传统D.贵族等级分封制逐渐确立
2 . 《淞南梦影录》记载开埠后的上海,“其中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新园来自白下,亦兼南北,烹饪绝精”;另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记载,当时奉天地区的人们“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A.民众饥饿问题得以解决B.百姓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人们物质生活得以丰富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3 . “王”是三代时期君主的统称,但在不同的朝代君主又有不同的称呼(见如表)。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文献记载解读
《说文解字》“后,继体君也”夏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袭用了氏族公社首领“后”的称号,“后”意思是生育,亦有祖先的意思,带有氏族社会组织的痕迹
《尚书》“听予一人之作猷”这里“予一人”是商王的自称,是从商王成汤至末代帝辛专用象征王权的称号,表示商王是国家最高权力的体现者
A.君主专制在商朝时已萌芽B.君主是贵族政治的代表
C.商朝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D.王权随社会发展而加强
2023-11-24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据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当地四时土俗:小满时节,家家关门闭户,叫做“蚕关门”。直到采茧时,才开禁,亲戚之间才可以互相走动,叫做“蚕开门”。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有盂兰会、水陆道场、翻经会,乡人以为此类活动“利于蚕花”,趋之若鹜。据此可知当地(       
A.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B.传统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D.风俗民情迷信色彩浓厚
5 . 《汉书·食货志》记载:春令民毕出在野,冬则毕人于邑。所以顺阴阳,备寇贼,习礼文也。春将出民,里青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冬,民既人,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这一记载可作证(     
A.传统农耕的劳作方式B.铁犁牛耕得到普及
C.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D.多种经营方式兴盛
6 . 《汉书·循吏传序》记载:“相国萧(何)、曹(参)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皇帝)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这一现象的出现(     
A.得益于治国政策的适时调整B.根源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C.表明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D.消除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2023-10-24更新 | 618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性练习(一)历史试题
7 .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后,在乾隆年间得到空前的推广和传播,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区,吴其溶在《植物名考录》中记载:“川、陕、两湖,凡山田皆种之。”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重视农业生产B.山地适宜外来作物种植
C.人口食粮需求激增D.农业的商品化程度提高
8 . 监察制度发于先秦,成于秦汉,是体现古代皇帝制衡官僚和政治权力监督机制的重要形式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时期的监察体系由专门的御史组织、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监察组织及其他的专职或兼职的监察官员组成,不同的监察主体所采取的监察方式各不相同。言谏官员通过向皇帝检举或控告官吏违法失职的方式来行使职责。侍御史和丞相司直通过考察各类文书和百官公卵的奏章,从中发现不法行为并及时进行上报。检察官则是对上计簿中所列的项目如户口、垦田等进行审查,从而确定官吏政绩的优劣,提出赏罚意见并报皇帝批准。东汉时的侍御史“凡郊庙之祠及大朝会、大封拜,则二人监成仪,有违失则动奏”。

——摘编自肖赵冰《秦汉时期国家政治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材料二   元封五年汉武帝正式确立刺史制度时,正式撤销了在各郡设置的监察御史,四年之后又下诏将全国分为十三刺史部,形成了十三刺史“分部行刺”的监察方式。《汉书》记载:御史中丞“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员十五人”,意即刺史是御史府的官员,隶属于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府。颜师古注引《汉官典职仪》云:“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从文帝“遣丞相史出刺”,到成帝“罢刺史,更置州牧”前,刺史都是六百石的官员,但权限很大,能监察“二千石以下至墨境”的官员。

——摘编自张文渊《西汉刺史制度的形成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一,简要列举秦汉时期的监察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汉刺史制度的特点。
2023-10-11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丝绸之路开辟后,“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其地(大宛)皆无丝漆,不知铸钱器……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这反映了丝绸之路(     
A.缓解了汉朝的财政困境B.改善了中原与西域交通状况
C.促进了汉朝和西域交流发展D.推动了西域都护的设立
2023-10-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为不同文献对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丞相的历史评价,下列推论合理的是(     
朱元璋(1328—1398)今我朝罢丞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黄宗羲(1610—1695)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明夷待访录·置相》
A.历史评价应以官方记载为准B.不同人对历史评价存在差异
C.离历史时间越近评价越真实D.亲身参与者的评价更为客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