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官方主流意识形态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西晋张华编纂的神话志怪小说集《博物志》中,有近20条有关张骞和西域的资料,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对丝绸之路记载最丰富的典籍。所谓“小说”,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野史。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博物志》中共记载了9种来自丝绸之路的植物:胡桃、大蒜、胡荽、石榴、红蓝花、葡萄、胡葱、苜蓿、胡麻豆,其中8种为张骞带回。而在《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中,明确提到的植物只有葡萄和苜蓿,是否由张骞引入也不太明晰。《博物志》卷二《异产》载:“《周书》曰:西域献火浣布……污则烧之则洁……汉世有献者。”火浣布即石棉,在古人眼中是神奇之物。《博物志》所谓“《周书》记载”,实际上来源于“周穆王大征西戎”的传说。但东汉时石棉的确仍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后汉书·西域传》载:“大秦国作黄金涂、火浣布”。《博物志》卷三《异兽》中记载了一种能“食虎豹”的“小兽”,并刻意描写其“大如狗,然声能惊人”。后世学者考证这一小兽为“狻猊”,即东汉时西域诸国多次进献的狮子。《博物志》的记述,与同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密切相关,佛教经典中将“佛祖讲经”形容为“狮子吼”。

——摘编自张黎明《史料与传说:<博物志>中的“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使用文学作品进行历史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并简析《博物志》对研究丝绸之路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皮埃尔·米盖尔《法国史》中记载:18世纪要担任重要公职,必须有钱,用钱买官。只有大资产阶级的子弟才能办到。“港口资产阶级”花钱为子弟买官,让他们加官晋爵。该史料可以用来研究西方(     
A.文官制度出现的原因B.拜金主义思想的泛滥
C.政府运行机制的弊端D.文官制度发展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记载,元代恢复科举后,科举出身的蒙古人起初常被委任从六品官,而色目人、汉人、南人则降一级录用;后来又开放“纳粟获功二途。富者往往以此求进……后求之者众。亦绝不与南人”。由此可知,元代(     
A.选官模式趋于公平B.阶级矛盾较为尖锐
C.民族歧视观念浓厚D.富商政治地位提升
5 . 《礼记》记载,孔子在谈到先代贤王时说:“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庄子》《吕氏春秋》《管子》以及《申子》都表达了相同或相似的意思。这反映了先秦诸子(     
A.探究“礼崩乐坏”的根源B.认同“民贵君轻”的观念
C.继承“天人合一”的思想D.推崇“天下为公”的理念
6 . 据《南宋临安两志》记载:自陈置钱塘郡,隋废郡为杭州,户一万五千三百八十。唐贞观中,户三万五百七十一,开元中,户八万六千二百五十八。隋时苏州人户只有1.8万,唐天宝年间增至7.6万多户,元和年问又发展到10万多户。这主要缘于(     
A.政局颇为稳定B.经济重心南移完成C.大运河的开通D.铁犁牛耕开始普及
7 . 在内蒙古磴口县有一幅距今约四千年的《拜日》岩画:一位牧民神情肃穆,对着头顶上方的太阳进行祭拜。另据《尚书·尧典》记载“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霄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说明社会贫富分化严重B.源于农业和手工业分离
C.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D.受到原始农业起源影响
8 . 摩洛哥大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曾记载元代的海外贸易,“当时所有印度、中国之交通,皆操于中国人之手”,并赞誉泉州为“世界大港之一”,港内有大海船约百艘,小船多的无数。他说“世界上没有比中国更富有的了”。这反映出元朝(     
A.航海技术超过了任何朝代B.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
C.把亲仁善邻作为追求目标D.与欧洲有直接人员往来
2023-11-2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宋代)沈伦原本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但他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宋太宗曾叹息:“大臣子孙皆鲜克继祖父之业。”这说明宋代(     
A.世家大族开始衰落B.国家对职业限制严格
C.人身依附关系松弛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
2023-11-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新航路开辟后,原产于美洲的玉米传入中国,叫法多样。但关于玉米是如何传入中国的,史载记录不一,下表是有关玉米传入我国的史料,根据材料,我们可以认为(     
出处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玉蜀黍,种出西土,种者亦罕”
田艺蘅《留青日札》“御麦,出于西番,旧名番麦”
王象晋《群芳谱》“出西番,旧名番麦”
注:明人眼中的西番(土),不仅指吐蕃,还包括传统西域异族番国
A.玉米可能经西域之地传入B.玉米的原产地具有多元性
C.玉米经海上传入不可相信D.因史载混乱无法得出结论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