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4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三: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1)上述材料中的“秦王”指谁?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秦王”的哪一功绩?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2024-07-31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友好学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2 .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2024-07-18更新 | 561次组卷 | 180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初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的发展,帝制的倾覆,共和制度的诞生,宪法的制定,国会的召开,选举的进行,政党政治的尝试,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是一场民主宪政的真正试验。这场试验虽然结局不成功,但依旧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民国初期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之中,且中国的封建专制持续很长时间,这种背景下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甚至是“拿来主义”,使得受封建统治多年的民众缺乏心理准备,有些麻木不仁,国内的资产阶级力量也薄弱,不可能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的决裂。辛亥革命的胜利具有特殊性,它不是具有共和理念的革命党人一方取得的彻底胜利,而是以暴力加谈判取得了成分复杂的胜利,由于各种目的而与清政府决绝的政治派别,拥兵武人挟革命大潮而来,为后面的政局动荡埋下了伏笔。

——摘编自刘英涛《民国初期政治制度分析》

材料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从1931年11月到1934年1月,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三次民主选举,并颁布了选举法细则。在选举中,许多地方参加选举的人数占选民总人数的80%以上,一些地方达到了90%以上。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在代表中一般占20%以上。在陕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经历了由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由工农苏维埃变为抗日民主政权的过程。在此过程中,1936年1月15日,西北办事处颁布了《西北苏维埃选举法》,规定:一切精神劳动者(如医生、著作家、教员)都有选举权;雇佣劳动在10人以下、资本在5000元以下之工商业主亦有选举权;在苏维埃政府及各革命团体工作积极努力的,,无论其出身如何亦可获得选举权。

——摘编自贺永泰《承前启后的转变与过渡—中华苏维埃政权在陕北(1935年—1937年9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建政权的特点。
2024-07-17更新 | 177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4 . 1924年2月,周恩来等人决定,将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巴黎创办的机关刊物改名为《赤光》,并在改刊宣言中强调:“我们所认定的唯一目标便是:反军阀政府的联合,反帝国主义的国际联合。”他们这样做是为了(     
A.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形成B.拓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途径
C.策应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D.探索独立开展武装斗争道路
2024-07-17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5 . 《新青年》翻译外国著作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是在第四卷(1918年),翻译作品中文学类达89%左右。第二个高峰是在第八卷(1920年),其中文学类只有23%,而政治类和社会类则占了73%左右。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文学革命的深入开展B.新社会思潮的广泛传播
C.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D.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2024-07-17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普通高中G6教考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第一手史料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具有较高的史证价值;第二手史料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史证价值比第一手史料低。下列史证价值最高的是(       
A.《吉尔伽美什》B.古埃及墓穴中发现的木乃伊等文物
C.《查士丁尼法典》D.古代美洲玛雅神话“羽蛇神”的传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学东渐”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明清之际,不少西方传教士和商人陆续来到中国传教经商,随之而来的还有西方的科学技术、生活方式等,从此拉开“西学东渐”的历史序幕。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冲击了封建士大夫愚昧庶木的守旧思想。

材料二   在国家内沈外惠交替、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有些人一度失去了曾经的文化自信心,陷入文化自卑和民族自卑之中,对传统文化自暴自弃;还有些人企图通过吸收西方的思想理论知识,弥补传统文化的所谓“缺陷”,如龚自珍大声痰呼改革“一祖之法”,洋务派喊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材料三   时至今日,我们走出了“西学东渐”的文明交往旧局,向着“以我为主”的文明交往新势转变。中华文化以显著的国际影响力闪耀于世界文明海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竞相涌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一派繁荣发展之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高质量的满足,这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生动体现,也是我们在文化交流互签中保持“以我为主”原则的强大底气。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冉、刘翔宇《建设文化任国》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所面对的时代课题。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学东渐”的文明交往旧局和“以我为主”的文明交往新势的本质不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中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
2024-07-1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民思想,如儒家的“藏富于民”、“恒产论”和“轻徭薄赋”,墨家的“节用利民”思想,道家的“精神足民”论,法家的“以政裕民”思想等。富民思想的出现表明(       
A.生产关系领域发生了变革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C.统治者注重对私产的保护D.社会阶级矛盾得到有效缓和
2024-07-15更新 | 375次组卷 | 127卷引用:吉林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作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则使食物有了剩余,从而使得社会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军队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发明出来用以记事的。”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业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重要前提之一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
2024-07-15更新 | 67次组卷 | 225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辉南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下图所示是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历史教科书《东西洋史讲义》中的部分内容,由此可知,该历史教科书(       
◆世界文化最古之国凡六:曰中国、曰印度、曰埃及、曰巴比伦、曰秘鲁、曰墨西哥
◆印度原民,为达罗维荼人,巴比伦原民,为阿闿底人,则皆创印度、巴比伦之文化,而传之于白种者也。
◆巴比伦、埃及之文化,传之于希腊、罗马,希腊、罗马传之于欧美各国,以成今日之富强,故西洋之文化奥受之于东洋。黄人植其根,白人蕃其实。
A.客观分析了欧美崛起的原因B.以优胜劣汰为其指导思想
C.对西方文明进行重新评估D.利于提升国人的民族自信心
2024-07-14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