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北史·李谐传》记载梁武帝萧衍会见东魏使臣李谐等人后,对手下臣僚感叹道:“朕今日遇劲敌,卿辈常言北间都无人物,此等何处来?”对梁武帝感叹解读正确的是(     
A.萧梁政权面临东魏的军事威胁B.北人的才学已经能与南人抗衡
C.南方使臣入北后羡慕北方文化D.南北对峙的局面即将宣告结束
2024-04-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从河南二里头和时间稍后的四川三星堆遗址中,考古发现两地有一些共同特征的器物,都有陶盉(酒器)、龙形牙璋(礼器)、镶嵌绿松石铜牌、海贝等。但三星堆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和神树等,显示其特殊的祭祀行为。解读最准确的是(     
A.夏人礼仪在古蜀文明中传承B.古蜀文明兼收并蓄、个性鲜明
C.两地的区外贸易都相当发达D.两地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互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为1943年美国《星期六晚邮报》发布的一幅封面图《铆土罗茜》。背景为美国国旗,罗茜将希特勒的种族主义小册子《我的奋斗》踩在脚下。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A.倡导文化和种族的多元一体B.爱国主义与女性独立有机结合
C.号召女工走上反法西斯战场D.工业化社会女性角色不可或缺
2023-01-13更新 | 23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经典观点解读
《礼记·大学》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密不可分。一个人树立治国的志向,首先要从修身齐家做起,这成为历代有志之士的追求。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都是讲修身与治国的关系。经历了近代列强侵略、国破家亡的苦难与伤痛,家国情怀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孟子》解释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材料二

仁人志士历史贡献解读
汉朝班超一家数代对国家强盛、边疆巩固作出了贡献。学习中外历史知识,每个爱国学子都要把增长知识、学好本领与国家的富强联系起来。
著名政治家和学者梁启超不仅本人对国家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九个子女也都成为有用之才;中国航天奠基人之一梁思礼院士是梁启超的少子,在被问及从父亲那里继承了什么时,他说:“爱国!”。
回族青年马本斋和他的母亲英勇抗日的事迹,传颂至今。
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体现家国情怀的典范方志敏被捕入狱后写下的“假使能使中国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的名句,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

材料三

仁人志士名言解读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铭记历史,对民族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
钱学森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围绕主题“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任选角度,自拟标题,运用材料与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合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3-12-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中学、宿迁中学、宜兴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5 . 据学者研究,明代的里甲制有三种类型:一种为华北型,由移民编成;另一种为江南型,由田主一佃户关系构成;还有一种为华南型,由宗族组织为基础编成。对此合理的解读是,明代的里甲制(     
A.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社会秩序B.受到了主流政治思潮的影响
C.刺激了新型生产关系的产生D.体现了基层治理的多元特征
2023-10-11更新 | 250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魏丽在《论西欧中世纪大学与城市的关系》中指出:“因为城市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得它成了手工业和商业中心,大量的人口、资金从四面八方涌入了城市……因此,中世纪西欧的大学一般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交通比较便利的城市中。”下列对材料主旨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欧洲城市是工商业中心B.欧洲大学全部集中在城市
C.欧洲城市资源相对集中D.城市为大学提供了经济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斯福要求国会降低低收入者的税率,同时提高高收入者的税率。对于年收入为5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了1%,年收入6万美元以上的人税收增加6%,年收入350万以上的人税收增加7%。对这一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刺激消费以复苏美国经济B.调节个税增加政府财政
C.国家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D.税率缺乏一致性不公平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校之日

(这是一篇成文于两河流域公元前2100一前2000年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的泥版文献,描述的是一名学生的学校生活)

来到学校时,班长问我道:“为何来迟迟?”畏惧油然生,心在怦怦跳。在老师面前进学堂,我鞠躬深弯腰。校长把我泥版读,(然后对我道:)“因为泥版缺一角。”于是我挨藤条。老师有一位,专把校规管,正在四处转。为抓违规者,到处仔细看。“你衣冠不整太邋遢!”于是我挨板。稍一不留神,不知说了啥?负责安静的人(说)“未经我允许,为何要说话?”于是把我打。负责坐姿的人(说)“未经我允许,为何脖子不挺直?”于是把我笞。负责纪律的人(说)“未经我允许,为何站起来?”于是我把板子挨。门卫(说)“未经我允许,为何出校门?”于是把我打一顿。负责水罐的人(说)“未经我允许,为何取水饮?”于是把我打一顿。负责苏美尔语的人(说)“你竞把阿卡德语说!”于是打了我。我的老师(说)“你手太笨拙。”于是打了我。

——摘自拱玉书译《在校之日》


(1)据材料,概括当时学校教育的特点。
(2)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其史学价值。
2022-07-0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观察下列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于大河流域
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发展是一脉相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