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学界普遍认为,阳明心学的“良知”出于《孟子》。孟子将良知定义为人所具有的“不虑而知”的先验性道德直觉。在王阳明看来,“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由此可知,心学体系之“良知”(     
A.回归到先秦儒学传统B.具有世界本体意义
C.摒除了儒学的伦理性D.具有唯物主义色彩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五口之家农户税赋负担简表

财产税人头税
土地
(亩)
产量
(石)
税率粮价
(钱/石)
土地税
(钱)
刍稿
(钱)
更赋
(钱)
算赋
(钱)
口赋
(钱)
701501/3080400小于503450最多60至少240

——摘编自张敬群《中国税制演进规律初探——三条脉络、四个节点、五个阶段》

材料二   东汉田租以产量为标准,实行三十税一之制。至建安五年,“曹操始制新科”,“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曹魏“制新科”后,河东号称“百姓劝农,家家丰实”,冀州号称“户口最多,田多垦辟”。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曹魏的租调制对汉代赋税所做的调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曹魏的租调制。
3 . 北京大学考古学院教授赵化成说: “考古发现的确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尤其是简牍一类的东西,文字资料、失传的书,可以获得更大的信息量。从陵墓制度方面,也可以得到很多信息。但是历史研究,包括考古,是无止境的,问题是永远没有完的。不能因为有问题没有解决就发掘陵寝。”作者意在说明(     
A.考古有很大的历史研究价值B.考古可以获得学术研究的一手史料
C.考古发现永无止境非常艰难D.保护文化遗产比考古发现更为重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晚清时期的维新变法和新政,前后相继。尽管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抱残守缺,但他们中多数人不敢沉沦,在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上不断做出选择,企图实现统治阶级自我革新,然而由于在变革中的举措失当,最终被异己力量所推翻。这说明晚清(       
A.近代化道路的艰难曲折B.政局变动影响实现富国强兵的步伐
C.思想革新时机还不成熟D.改革推进要注重充分借助外部势力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序号材料内容材料   出处
1凶荒之民,枵腹以待哺,如涸辙之鲋,望斗升水于旦夕,犹不足以救。而彼文书往复,动经数月半年,岂其所堪哉。《明经世文编》
2洪武中所籴郡县预备仓谷,岁歉则散,秋熟则还。数年来有司官吏与守仓之民,或假为己有,或私借与人,俱不还官,仓廒颓废。《明宣宗实录》
3右副都御史吴廷举,“奉命赈济,不急所先,乃重建衡山庙宇,费二千七百有奇,夫役、林木皆取于民……乃驱待毙之民为邀福媚神之举”,如此害民之臣只不过被调离而已。《明武宗实录》

——摘编自袁祖亮主编《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材料二   晋冀鲁豫边区在19421943年间遭遇了全区性的旱灾。1942年爆发灾荒后,太行分局在做好必要的宣传动员工作后,便进行实地灾情调查工作,将灾民分成三等并据等级依次救助。为了减轻灾民的负担,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19431944两年中,给太行区减免公粮140500石。1943年秋冬,部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开荒生产运动并成立了各级生产委员会。政府还组织发展运输事业,向灾区调剂了大量粮食。数十万石的救济粮和每年1500万斤左右的山货通过崎岖的山路,运送到预定处所或被输送出口。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这次严重的灾荒。

——摘编自齐武《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成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概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救灾赈济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晋冀鲁豫边区战胜1942-1943年灾荒的原因。
2024-05-19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周初分封诸侯,被封者率本族族人到达封地后,首先要建立一个军事据点即“国”,“国”以外广大田土则称为“野”。国人是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主要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这种治理模式(     
A.加剧了地方的冲突B.促进了民族认同C.巩固了西周的统治D.维系了专制集权
2024-05-19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太祖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基本国策;宋太宗强调“文德致治”,重视用儒家的思想来进行教化;宋真宗率先对孔子进行祭奠,以阐明“尊孔崇儒”的教育思想。这表明该时期(     
A.政治风气因循保守B.儒学重新回归主流地位
C.儒家学说日益僵化D.人文教化倾向内省收敛
2024-05-19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扎根于本国、本民族的土壤之中,都有自己的本色、长处、优点。我们应该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的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而不应该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这样世界文明之园才能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20149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提炼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练)
2024-05-19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9 . 战国时期,江淮地区有长松、文梓、楩、楠、豫樟,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饶,还有珠玑、犀、玳瑁、果、布等,吸引全国各地商人前来贩运,“虽楚有材,晋实用之”。这反映江淮地区(     
A.政治局势相对稳定B.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C.商贸专门市场形成D.区域长途贩运兴盛
2024-05-19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10 . 1946年到1989年,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所投的否决票为239次;1990年到2004年,安理会的否决票总共为18票,与之对应的是安理会正式会议大大增加,非正式磋商更是成倍增长。这表明(     
A.美国的霸主地位开始动摇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C.国际关系向民主平等迈进D.全球治理机制臻于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