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5 道试题
1 . 1921年5月1日,在江西革命团体改造社的组织下,南昌召开第一次庆祝劳动界大会。改造社首倡者袁玉冰担任大会主席,向劳动群众作了《劳工神圣纪念日》的报告,宣传五一劳动节的到来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历史作用。据此可知,当时(     
A.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
B.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扩大
C.社会革命得到普遍的支持
D.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形成
2024-05-14更新 | 20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盐引是古代食盐运销许可凭证。清代两淮盐务中,由根窝 、朱单组成的引窝 (领受盐引,运销官盐的权利)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围绕其交易、炒作,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资本市场。根窝虽可交易,但须受盐运使司、总商严密控制;朱单在经系列改革后,成为可通过引行中介进行交易的有价证券。这说明当时(     
A.抑商政策趋于严厉B.引盐运销商成本增加
C.金融市场渐趋稳健D.资本性借贷显著发展
2024-05-11更新 | 17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朝开凿的大运河,通过长江、赣江与唐代兴建的大庾岭古道连接,形成了中原通往岭南的国道,江西由此成为南北贯通的中轴。大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通道裹挟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要素,从唐帝国中期开始,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态势。洪州(南昌)、江州 (九江)、吉州 (吉安)、饶州(上饶)乃至南端的虔州(赣州)等城市皆因临水交通便捷而崛起成为一方的经贸中心。进入宋代,江西人文鼎盛,经贸发达,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在宋代文坛各领风骚,而后的黄庭坚、杨万里、辛弃疾、文天祥也如星光闪耀。明清时期,江右商帮形成,“无江西人不成码头”在运河一线成为风景。在运河的治理过程中,江西的朝中贤达如欧阳修、王安石、侯叔献、万恭等表现出了应有的担当。近代以来,由于大运河的通航不再顺畅,大庾岭古道也逐渐趋于清冷,这条自唐宋到明清时期繁忙的国脉开始萧条,江西似乎回到相对封闭的格局中。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明确提出要实业救国,提出要沟通大江大河,把赣粤运河纳入国家战略规划,但国弱民贫限制了理想的实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对开凿赣粤运河一直抱有热切的期望,但交通部门水运网方案的落实因为种种原因而耽搁。在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特别是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战略实施之后,江西“连南接北、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区位格局加快形成。“十四五”期间,江西正在绘制一幅国内大循环的水运蓝图——浙赣粤运河。在蓝图中,既有与历史对接的赣粤运河,还有与时代相通的浙赣运河,这将使江西实现新的腾飞!

——摘编自谢光前等《流动的运河与江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运河在江西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江西“落后”的原因,并概括现代江西运河战略的特征。
2024-05-11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4 . 在殖民者入侵之前,玛雅文明的中心区是以石灰岩地形为主的尤卡坦半岛,他们的工具主要是石器、木器和骨器。该地区一个农民每年用250小时的劳动就可给全家提供80%的食物,这主要是由于(     
A.工具技术的改进B.地理条件的影响
C.农业管理的进步D.对外交流的加强
2024-05-11更新 | 3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5 . 1949年10月至1954年6月,中央以原有中央局、大军区为基础,在省以上建立了东北、华北、中南等六大行政区,作为地方最高政权机关,实行党政军一体化领导。中央大行政区建制的设置(     
A.是对基层治理模式的有益尝试B.旨在协调区域内经济的发展
C.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适应了过渡时期的历史需要
2024-05-11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6 . 据云梦秦简记载:采矿两次评为下等,“赀 (罚)啬夫一甲,佐一盾”;三年连续评为下等,“赀啬夫二甲”,并撤职永不叙用;“大(太)官、右府、左府、右采铁、左采铁课殿,赀啬夫一盾”。这说明秦代(     
A.突破“工商食官”格局B.实行严格的什伍连坐制
C.强化经济指标考核制D.设置专吏管理民营作坊
2024-05-11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代河西走麻水案

清代河西走廊水资源匮乏,水利管理历来是该区社会治理的核心议题,各种水利纠纷的调处是社会治理中的重头戏。

康熙年间,甘州府高台县与镇夷堡共同使用黑河水灌溉,然而高台、临泽等县地处黑河上游,每年春季需水时节,地处上游的高台各渠拦河阻坝,造成下游镇夷堡无水可浇,两地民众因争水几至打伤人命。

下游民众在镇夷堡绅者阁如岳的带领下数次兴讼,“如岳倡率里老居民,申诉制府绰公,求定水规。辄收押,乃甘州、高台民众力强,贿嘱看役,肆凌虐,备尝艰苦,如岳百折不回”。康熙五十四年,阎如岳带领民众“等遮道哭诉背呈受苦情由”,得到官府支持后,得以重订分水章程。然而,“孰知定案之后高民又有乱法之人,阳奉阴违或闭四五日不等仍复不遵”。

康熙六十一年,恰逢年羹尧前往甘肃,阎如岳率领士民等“报辕苦陈受苦苦情”,为此年羹尧下令将两地合为一县,但仍然无法实现水利公平。雍正四年年羹尧再次途经肃州,镇夷五堡士民阎如岳等“携拽家属百事哭诉苦情”。年羹尧采取强力措施,将地方官员革职查办,由安肃道派毛目水利县丞巡河,封闭甘、肃、高台渠口,并派夫丁严密看守渠口以防上游乱开渠口,至此该水案方得以解决,镇夷堡水利方有保证。

后人为此修建阎公祠堂以彰显阎公事迹,“于芒种前十日祝如岳并年羹尧,至今不替”,为民争水的阎公在地方上拥有很高声望。

——潘春辉《清代河西走廊水案中的官绅关系》

(1)清代河西走廊水案的处理过程中体现了哪些矛盾?
(2)清代士绅在水案的处理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公元前6世纪,大流士一世在帝国范围内推行新的币制,规定国王有权发行金币,行省总督有权发行银币,行省总督发行金币被视作反叛国王的标志,金币和银币分别含有特定重量的金和银,并在上面开创性的铸造了国王头像。这主要说明当时波斯(     
A.总督实际掌握地方军政大权B.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
C.金银货币之间兑换比例固定D.国王利用铸币塑造政治认同
2024-05-10更新 | 13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根据如表,可知中国古代法制(     
“律法断罪,皆当以法律令正文,若无正文,依附名例断之《晋书·刑法志》
“诸曹决事,皆令其写律文断之”《隋书·刑法志》
“诸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唐律疏议·断狱》
A.形成了援礼入法传统B.杜绝了司法舞弊现象
C.确立了罪刑法定原则D.维护了专制统治权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刊载于《中国日报》的漫画《对比》,并有配文为“一边给武器一边发食物,美国表演荒谬”。该漫画表明(     

A.霸权主义加剧人道主义危机B.地缘政治利益影响外交行为
C.国际政治力量对比严重失衡D.美国是巴以冲突的幕后黑手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