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8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1904年)

办学宗旨“以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即根据当时的条件,规定幼儿教育以家庭为主,以蒙养院的教育为辅,女子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主要措施一是,“令各省学堂将《孝经》《四书》《列女传》《女诫》《女训》及《教女遗规》等书,择其最切要而极明显者,分别依次浅深,明白解说,编成一书,并附以图,至多不得过两卷,每家散给一本。”
二是,“选取外国家庭教育之书,择其平正简易,与中国妇道妇职不相悖者,“广为译书刊布”,使每个中国家庭都有一本外国家庭教育书籍。
三是,将“初等小学识字课本及小学前二年之各种教科书”由地方官广为散发。
保育方针“专在发育其身心,渐启其心知,使之远于浇薄之恶风、习于善良之轨范”;“当体察幼儿身体气力之所能为,心力知觉之所能及,断不可强授以难记难解之事,或使为疲乏过度之业”;“儿童性情极好模仿,务专意示以善良之事物,使则效之,孟母三迁即此意也”。
保育课程游戏、歌谣、谈话、手技。“手眼习用于有用之处”作为开发幼儿心智意趣的重要途径。
师资建设“女师范生为保姆以教之”兼以乳媪和节妇以及谋生之贫妇。

——摘编自吴洪成《论清末学前教育立法》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清政府颁布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加以评析。
2 . 家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宋是中国家训的繁荣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宋时期的家训(节选)简表

家训名称作者内容
《帝范》
《戒皇属》
李世民抚九族以仁,接大臣以礼。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夫食为人天,农为政本。
《杨氏祖训》杨万里男子以血汗为营,女子以灯花为运。栽苎种麻,助办四时之衣食,耕田凿井,安排一岁之种储。
《女论语》宋若莘、宋若昭姐妹分立身、学作、学礼、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共十二章。
《居家杂仪》司马光居闲无事,则侍于父母舅姑之所。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父母舅姑不命之坐,不敢坐。不命之退,不敢退。
《童蒙训》吕本中主要讲述了尽孝、明礼、诚信、风节、仁慈、谨慎、庄重、勤劳等方面的道德要求。
《示儿》陆游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可医。愿儿力耕足衣食,读书万卷真何益!

——据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宋时期家训文化的繁荣加以评析。
2022-05-31更新 | 36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近代若干人物的思想主张

时间人物主张
19世纪40年代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9世纪50年代洪秀全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皆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非变革不足以救中国……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20世纪初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0世纪初陈独秀拥护.德先生,,必须反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拥护.赛先生,,必须反旧艺术、旧宗教。只有拥护.德先生,.赛先生,,才能救中国

从表中任意选取一个人物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评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6年,金融学家章乃器从金融市场和民族解放两个角度评析国民党政府的新货币政策时说:“货币问题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不是中国的基本问题。中国的基本问题是民族解放问题。当中国民族解放问题得到解决时,那么货币问题的解决就不成问题。”这一看法(     
A.深受中国共产党经济政策的影响B.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勃兴
C.指出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局限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5 .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什么是“中世纪”?这个概念直到启蒙运动时才使用,指的是在西方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光辉灿烂的古代,又有一个光芒四射的现代。但在两者之间却有一个没有光明,一切都停滞落后的时代,这个时代延续了一千年之久。他们把这个时期叫做“中”世纪,也就是处在“光芒”和“光辉”中间的一段,又被称“黑暗的中世纪”。     

——钱乘旦《西方那块土》

根据材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80年代初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北京会见新上任公使的意见以下事例表明,采取行动,使中国政府保障“容忍条款”的贯彻落实,是多么的迫切。

……

6)山东巡抚连续几次拒绝为传教士解决麻烦;

8)山西省的学政告诫省学的教授和学生们,如果有人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将被取消学位;……

9)湖北省德安府的知府为近万人参加的三年一次的乡试出了以下两个论文题目:“民之所好好之”(出自《大学》或《伟大的学问》),以及“攻乎异端”(出自《论语》)。

……

一位美国领事告诉我,有个道台对他说,他将严格遵守道光帝颁布的《大清律例》。这就意味着,他不考虑与外国签订的各种条约,而只遵守在此之前的中国法律。

——摘编自李提摩太回忆录《亲历晚清四十五年》


根据材料,评析李提摩太会见新上任公使的意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中西会通”

汉代《九章算术》有部分内容总结了我国古代几何学的成果。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评价说:“土地的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最重要的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与此不同的是,欧几里得所著《几何原本》从定义和公理出发,经过严密的论证,证明了所有几何学定理的正确性。

徐光启说:“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先翻译。”1607年,他和意大利人利玛窦合作翻译的《几何原本》出版。随着更多西方数学著作被引入,大批“会通”性新式数学著作涌现。此类著作借用西方数学形式逻辑和公理化体系对中国传统数学进行梳理和阐释。例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中西数学图说》等。大量数学图形、公式、定理出现在明末数学著作中。明清易代,以徐光启为代表开启的中西文化交流被中断。

——摘编自《理性的启蒙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科技思想发展管窥》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评析明末中国数学领域的“中西会通”现象。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运河与国运

材料一   



图1隋唐大运河

图2北宋大运河(局部)
材料二 唐朝继承了隋朝的建设成果,继续发展运河交通网,相继开凿了近三十条运河。唐代运河仍以连结长安、洛阳与江淮地区间的漕渠、汴水和淮南官河最重要,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北宋时期在黄河以北还有御河,即隋唐时代的永济渠;江淮之间以及长江、钱塘江之间的的运河也基本因袭隋唐的水道走向。

——据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等

材料三   唐代在安史之乱以前及宪宗时代,运河都能够把南方的物资大量输送到北方,以支持中央政权,满足国防的需要。因此,唐在安史之乱前武功显赫,国势强盛。此后到了北宋时代,运河大体上也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唐末及北宋末年,当运河因被切断而不能把南方物资大量运往北方的时候,唐宋帝国便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动摇而力量削弱,甚至于灭亡了。

——据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

(1)据材料一、二,指出隋唐至北宋时期大运河的特点。
(2)评析材料三中大运河与唐宋国运关系的观点。
2022-05-26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 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地图投射下的近代世界。地图不是真实世界的投射,而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时期对世界的理解,是人们解读空间关系的工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幅地图的标题是《新世界地图,威廉·扬斯宗根据从该领域最优秀制图师处借用的资料绘制》,这让我们知道了布劳是如何制作这幅地图的,他在一段图例中进一步解释了这点。布劳写道:“我认为应当复制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我国最优秀的航海图,并把迄今所有的发现囊括在内,这是很恰当的做法。出于装饰和娱乐的目的,我在四周插入了十位当今世上最有权势的君主、主要的城镇以及身着不同服饰的各种民族的插图。”布劳仔细描述了如何使用麦卡托的投影法,并且承认“我无法用它将地球的南北两端再现在平面上”。结果地图上出现了一大块纯属臆测的南半球大陆,这是使用麦卡托投影法的结果,但也是对尚未绘制成地图的南极洲和澳大拉西亚的一种处理方式。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著,林盛译《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约翰布劳的《大地图集》。
(2)请你设计一幅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地图,说明设计思路及理由。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这民族站得住或站不住,就要看民族自觉心的强弱何如。所谓自觉心,最要紧的是觉得自己是“整个的国民”,永远不可分裂不可磨灭。

……我们断断乎不肯自己看轻了自己。确信我们是世界人类的优秀分子,不能屈服在别的民族底下,这便是我们几千年来能够自立的根本精神。

……有了自觉,自然会自动;会自动,自然会自立;一个人会自立,国民里头便多得一个优良分子;个个人会自立,国家当然自立起来了。

……国民志气一旦颓丧了,那民族便永远翻不转身来。……只求国民别要自己看不起自己,别要把志气衰颓下去,将来在全人类文化上,大事业正多着哩。我们今天替国家做满十岁的头一回整寿,看着过去的成绩,想起将来的希望,把我欢喜得几乎要发狂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19211010日双十节天津学界全体庆祝会讲演)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30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