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4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中后期,南方戏曲蓬勃发展,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大量涌现,剧本创作十分活跃。戏曲表演遍及城乡。其中徽州府的戏曲尤为繁荣,观戏听曲成为徽州商人生活的重要内容。潘之恒是当时影响很大的戏曲评论家,他成长于酷爱戏曲的徽州商贾世家,成年后长期活动于南京、苏州和扬州一带,与汤显祖、李贽等人颇有交往,曾在南京“顾氏馆”主持和参与戏曲演出百余场。

——摘编自韩结根《明代的新安商人与戏剧》

材料二   清末,有人说:“戏园者,实普天下人之大学堂也;优伶者,实普天下人之大教师也。”还有人说:“曲本者……国之兴衰之根源也。”

——摘编自郑传寅等《中国戏曲史》

材料三   19421010日,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毛泽东为之题词“推陈出新”。这一时期新编了《逼上梁山》《屈原》等历史剧,朔造被逼上反叛之路的农民起义英雄和爱国志士的形象,改变了旧戏舞台上主要由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治的局面;编演了《松花江上》《救子参军》《难民出曲》等反映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号召人民群众投奔解放区,抗日救国。

——摘编自郑传寅等《中国戏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代中后期南方戏曲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末时人对戏曲社会功能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延安时期戏曲创作的特点。
2022-07-24更新 | 1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通高中2022年7月学业水平合格考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政治腐败日益严重。唐顺宗也想有所作为,他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这就是“永贞革新”。顺宗的改革措施包括:第一,罢宫市。禁止宦官在市上购买宫中所需要的物品时,用宫中无用的东西换取高价货物。顺宗罢宫市,无疑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第二,罢五坊小儿。五坊是指宫中的雕坊、鹘坊﹑鹞坊、鹰坊、狗坊,小儿是五坊中的服役者,经常借口五坊需要而敲榨人民的财物。第三,罢盐铁月进钱。顺宗以前,盐铁使在正税以外每月向皇帝送羡余钱,供皇帝私用,称为月进钱。顺宗取消月进钱,可以减轻人民负担。第四,欲剥夺宦官的兵权。顺宗命老将范希朝、度支郎中韩泰取代宦官俱文珍等人的兵权。但由于宦官有所准备,未能如愿。第五,抑制藩镇的势力。以上改革,虽然都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因顺宗在位时间很短(七个月),许多政治问题也积重难返,改革派很快失去权力,改革没有继续发展下去,未能取得显著的效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顺宗推行“永贞革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永贞革新”失败的原因。
3 . 古今中外,制度的借鉴与创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摘编自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19403月,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强调敌后政权在性质上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指示规定,在政权的人员分配上,“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并指出: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作用,是要靠党员的质量来保证的,而不必有更多的人数,不是要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而是要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使别人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各敌后大区都比较认真地贯彻了三三制原则。陕甘宁边区,1941年春根据三三制原则进行了改选。党外人士担任乡以上干部者有3592人,占总数三分之二。根据地内的开明绅士由此得以进入政权机构。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四 1949921日—30日,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分子的662名代表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这三个为新中国奠基的历史性文件。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当选为副主席;通过了关于国旗、国歌、国都、纪年等项决议;还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委员。19549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至此,作为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圆满完成其历史使命而载入史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创新之处。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三三制原则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原则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背景。
2022-10-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世纪末,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凡支持革命的外国移民都可以成为法国公民,所有公民都享有平等地位,但外来移民在语言、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殊性不得保留。第三共和国时期,共和派通过实现普选权、新闻与结社自由等方式力图使所有人都融入法国并享有平等权利,但外来移民还是因为国籍受到歧视。1880-1930年间,法国政府通过向来法打工的外国人发放许可证的方式为亏损行业输入廉价劳动力,以此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1974年,法国政府采取应急性措施终止外籍劳工入境。1977年,法国决定以提供补贴的方式,鼓励业已入境的外国移民全家返回原籍。

——摘编自马胜利《“共和同化原则”面临挑战》

材料二

——摘自李明欢《“共和模式”的法国移民政策研究困境》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法国政府对待外来移民的态度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法国外籍移民人口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5-1982年法国已入籍外国移民状况发生变化的背景。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苏德战争爆发以来,苏联以巨大的伤亡为代价单独抗击着2/3以上的德军。在战争状态下,各个国家的反法西斯斗争的状态和具体形式千差万别,相比各个国家,共产国际远不比他们更懂得战场的应变。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英美等国家对共产国际提出的“世界革命”纲领愈加疑虑。《纽约时报》报道:“随着红军向前推进……不知道写在他们旗帜上的究竟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秩序。”为减轻苏联压力,斯大林迫切希望英美盟国能够迅速开辟第二战场。19435月,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在《关于解数共产国际的提议书》中指出:早在战前就可以日益清楚地看到,各个国家内部情况和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通过某种国际中心来解决每个国家工人运动的各种问题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此时正值罗斯福特使出使莫斯科与斯大林会晤期间,斯大林正式宣布共产国际解散。

——摘编自张彬彬《共产国际解散原因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国际解散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共产国际解散的历史意义。
2022-06-27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3月历史名校练习卷(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道光初年,大运河已千疮百孔,处处淤塞难通,整个河道仅存一线河形而已。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大改道,洪水北泻,殃及山东、河南、直隶三省部分地区。清朝政府无暇顾及治黄、治运之事,漕运逐步转为海运。1872年在上海成立轮船招商局,正式用轮船承运漕粮。1901年,清廷颁布了停漕改折的命令:“自本年开始,直省河运海运,一律改征折色(折价征银),责成各督、抚等认真清厘整顿,节省局费、运费,并查明各州县征收浮费,勒令缴出归公,以期成巨款。”

——摘编自王频《清代运河衰落原因论析》

材料二   目前欧洲公路兴建以每天吞噬0.1平方千米土地的速度发展,公路的二氧化碳年排放量占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排放量的八成以上,欧洲公路交通拥堵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高达其GDP的0.5%,欧洲的交通事故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00亿欧元,随着精力充沛的退休人员增加、旅行机会增多、购买力提高等,国际间客运量强劲增长,铁路客运市场获得新的发展机遇。而物流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欧盟单一市场的诞生与发展,为开拓欧洲的铁路货运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铁路、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欧洲,一个新的铁路时代已经到来。

——摘编自耿志民、季令《欧洲铁路联盟交通政策对中国铁路的启示》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漕运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分析欧洲“新的铁路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
(3)综合以上材料,从中外交通方式的变迁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2年,第24届冬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次冬奥会见证的是中国冰雪梦,也是中国体育强国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顾拜旦(1863-1937)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出生在法国,通过亲自考察,他敏锐地认识到,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同时也给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威胁,他对古希腊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印象深刻,从英国教育所推行的古典教材、竞技运动和伦理道德综合培养的体制中受到启发,认为重建希腊文化中最成功最受重视的特性“发展肌肉以为道德教育之基础”,而“英、美的青年教育使人更具朝气,是因为在他们的教育课程中包括有体育和竞技运动”,由此顾拜旦开始了他恢复奥林匹克运动的征程。在顾拜旦的努力下,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成功举办。

——摘编自杨向东、张雷梅《顾拜旦与张伯苓的奥林匹克思想》

材料二   张伯苓不仅是著名教育家,亦是中国早期奥林匹克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探索救国强国的道路上确立了“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的体育教育理念。后来张伯苓回在天津办学校后,更加注重体育教育,将体育教育放在教学方针之首,主张在校学生每天下午四点之后要到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南开大学创办以来,规定学生要修满相应的体育学分才准予毕业。

——摘编自谢腾辉、闫涛《张伯苓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材料三   中国奥委会已决定派团参加今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今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同1932年我国历史第一次参加的第十届奥运会同在美国洛杉矶举行,时隔五十二年,两渡重洋,令人感到格外有意义。

——《人民日报》19845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兴起的背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张伯苓的体育主张并分析其致力于体育事业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中国参加并举办奥运会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广州是近代报刊的发祥地。鸦片战争前夕,来华外国人先后创办《广州记录报》(1827年)、《中国丛报》(1832年)等6种报刊。早期报刊都在十三行商馆区刊行。也就是说,西关十三行才是近代报刊的诞生地和最早的报刊中心。鸦片战争结束后,报刊的地理分布发生重大变化。外国人先将办报重心南迁到香港,在西关创办报纸的迫切性减弱。随后,上海迅速取代香港,成为新的传媒中心。

——整理自赵建国《地域文化中的媒介:西关文化与近代广州报刊(1827—1912)》

材料二   1937年以前,中国的出版业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海、南京、北平、天津等大城市,上海是当时全国的出版业中心。全面抗战初期,武汉、长沙、广州等地的出版业,一时间十分繁荣。全面抗战中后期,重庆、桂林、昆明、成都等地,则成为大后方出版业的集中地带。

——整理自《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广州成为“最早的报刊中心”的背景,并说明上海成为“新的传媒中心”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全面抗战期间出版业中心的变迁,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9 . 从美国文学发展史来看,每次重大的世界性事件后都能引发新一轮的文学创作热情,湎现出一些极具时代感的文学流派、作家和作品,如美国建国后第二次文学复兴和一战后第二次复兴,但是二战后的美国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冷战”背景下的社会环境B.“二战”与“一战”相类似
C.战争导致作家群体出现断层D.科技的进步和物质财富增加
2022-07-0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尾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

古希腊雅典由卫城和下城两部分组成。卫城位于城内山丘的顶上,建有神庙,四周砌设土墙,只有一个上下孔道,利于防卫。下城分布着市场、行政机构和居民点。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唐代长安城平面图


在西方人眼中,中国北方城市是千篇一律的,差异仅在规模而已。城有四墙,各有一门,门上多有楼,“十”字街道连通各门,街道宽敞,官衙分布于城市居中且较高,或者靠北的位置。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城门几丈高》

材料二   近代中国最早开始现代化的城市主要是一些开埠通商城市,特别是沿海沿江少数开埠通商的新兴城市现代化发展较快;而原来那些历史悠久,经济较发达的内地城市由于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化起步更晚。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通过开放城市传进中国,而开放城市的社会经济的日益现代化,也对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产生了巨大的需求,各种以传播现代知识文化为目的的新式文化教育机构应运而生,日益发展。近代中国城市愈发展,农村就愈落后。这些城市在文化上与周围地区相对疏远,在经济上则被当成是获得出口产品的中转站,而不是促进国内商品经济发展的市场。

——摘编自何一民《近代中国城市早期现代化的特点与外力的影响》


(1)识读材料一的城市平面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典城市和唐代长安城布局的异同,并分析不同布局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发展的背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