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在中央和地方都设有医学博士,平时在地方巡医治病救人的同时进行医学教育,唐玄宗时期制定《广济方》,要求地方官员将其中常用的药方抄写下来,张榜天下,便于在疫情暴发时照方抓药,及时治疗。唐代政府设坊隔离,各州县设立“病人坊”,对病人收容、隔离、治疗,有效切断传染源,集中力量救治病人。唐代各级政府要求及时掩埋因疫致死尸体,禁止病人家属乱抛尸体,督促和鼓励家人将死者掩埋,有效防止通过尸体的疾病传播。

唐代中央政府会在暴发疫情之后调拨粮食发给地方或开放义仓赈济灾民,同时酌情针对灾情大小减免当地百姓的赋税,用以安抚民心维持社会稳定⋯⋯《册府元龟》中记载:“其有一家长大者皆死,所余孩稚十二至襁褓者,不能自活,必至夭伤,长吏勒其近亲收养,仍官中给两月粮,也具都数闻奏。”官府规定了对遗孤的近亲收养制度,而且会予以补助两个月的口粮,用以保障这些遗孤。

——摘编自代有利《唐代防疫体制及启示》

(1)概括唐代疫情防护的主要措施。
(2)分析古代防疫对现代防疫有何启发。
2024-06-0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2 . 考古工作者近年对广东肇庆市进行文物勘探与抢救发掘,共清理出汉朝至南朝时期墓葬9座,其中3座为汉墓、1座东晋墓、5座南朝墓。这些墓群规模宏大,排列井然有序,相互之间无叠压打破关系,随葬品丰富。对此合理的认知是,这些墓葬(       
A.未受到中原政权更迭影响
B.始终得到后人世代有效保护
C.可能属于名门望族的墓地
D.说明南朝厚葬观念最为浓厚
3 . 20世纪60年代,活跃在全国农村大地的乡村医生数量一度达到150多万名。他们响应中央号召,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白天务农,晚上给农民送医送药,被农民群众亲切的称呼为“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活跃(       
A.反映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走向完善B.极大降低了农村新生儿的死亡率
C.说明农民群众的健康开始受到重视D.缓解了广大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2024-05-2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有学者分析14世纪的欧洲时说:到了14世纪早期,一些城市人口超过5万,佛罗伦萨甚至达到了10万,人口的增长,使得城镇规模得以扩大,这种看似良好的发展势头下,隐藏着可怕的危机。整个欧洲社会沐浴在繁荣之中,但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共危机应对机制。这可以用来分析(       
A.人地矛盾的重大困境B.近代来临前的曙光预兆
C.市民阶层的自治危机D.黑死病爆发的社会环境
2024-05-25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82年2月28日《申报》以“开平近闻”为题报道:“开平矿务局经唐观察创办以来目下已建有铁路,规模大廓气象一新,运煤之车络绎于途,产煤之区开采不竭,且煤质既佳而价值又廉,销路极为繁盛,该处向本肃瑟现已成为大市落矣。”这反映出(       
A.交通条件的改善是经济发展的前提B.洋务运动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C.开平煤矿加速了周边的城市化进程D.传统的商业经营模式已发生改变
2024-05-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6 . 秦直道在修筑之时穿过了鄂尔多斯高原等。从考古发现来看,鄂尔多斯地区凤凰山汉墓出土的壁画不仅技法娴熟,而且内容丰富,出行图、庭院图、宴饮图、百戏图、射弋图、围猎图、放牧图、牛耕图应有尽有,画中人物既有汉族也有少数民族。这从侧面反映出(       
A.秦直道的军事功能被弱化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过程
C.游牧民族逐渐走向封建化
D.秦代交通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2024-05-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泰雅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7 . 客家人是一支独特的汉族民系,其历史文化是一郎人类文化的缩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宋元之际,客家人开始迁往海外。明清时期,因客家地区人口柴衍过快,山多田少,生活贫困,到南洋谋生的客字人亚多。1820年西方殖民者在东南亚开矿山、开发种植因、建海港需要大批劳动力,出洋华工日重。19世纪中叶后,由于内外方面的原因,客家人不断大批迁居海外。……迁居海外的客家人对移居国、祖肝国都作出了巨大所献。1885年完成的美国大铁路的修建,客家人占了华工的大部分。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东南亚的容家人中,出现许多使用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大王”,如“锡矿大王”“橡胶大王”“塑料大王”等。东南亚许多大名鼎鼎的人物都是客家人,如新加坡总理华光粗和李显龙等。

——摘编自英五钊《论客家人迁秘海外的经历及其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客家人迁徙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客家人迁徙海外的原因及影响。
2024-05-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8 . 西班牙移民到美洲时,随行女性很少,因此不得不在印第安人中寻找伴侣,两个种族的通婚很普通。总的来说,西班牙政府鼓励通婚。西班牙人与北美十三殖民地的英格兰人不同,而与加拿大的法兰西人相似,不反感自己和当地人的血统混合。这(     
A.导致美洲族群分布的差异B.有利于加强西班牙的统治
C.致使印第安人种族的灭绝D.有助于拉美多元文化交融
2024-04-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于人类在不同地区栖息、繁衍和发展,受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影响,因此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既体现为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交流方式,也体现为不同的物质条件、不同的及俗习惯和行为方式。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决定了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在人类漫长发展史中,不同民族形成了自身的传统文化。正是多样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使得人们形成了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成了多样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形成了多样的文化艺术成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根据材料,围绕“文化多样性的原因”自拟论题,运用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4-2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龙的形象和它承载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演变过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龙”的形象出自远古的图腾崇拜,来自远古的神话传说。唐宋之后,龙发展成为皇权的象征,成为皇帝统治黎民百姓的工具。卫帝称“真龙天子”,借助神话的力量稳固统治。明清时期,龙除了象征皇权的一面,它作为吉祥瑞兽的一面越来越显现出来,而且又回到了民间。每到正月,舞龙成了受百性欢迎的娱乐节目。

材料二   刘杨《论神话龙形象表征含义的变迁?》

为方便大清水师与西方海军交涉,清政府制作三角龙旗作为中国水师的标志。1888年,龙族正式成为“国旗”。义和团运动之后,皇权被大大削弱,商家则相约以爱国之名高挂龙旗。大清王朝也逐渐认识到龙旗对于凝聚民心的作用。有意识地提倡各工商机构及学校等在国事庆典中悬挂龙旗,自此,龙旗作为国旗开始广泛得到民众认可。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大清龙旗结来了它的历史使命。虽然如此,经过这段历史的洗礼,中国人把“龙”与民族、国家联系起来,龙成为民族、国家的象征物。

——武婷婷《“中国龙”的探源和解密——评施爱东<16-20世纪的龙政治与中国形象>》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龙文化的内涵。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龙旗的使用有何意义?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中国龙”形象的演变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哪些特点?
2024-04-2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