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化摧毁了由血缘和出身垄断土地的等级制度,推动了社会成员全国性的流动和土地的自由买卖;以郡县制为基础的官僚制度把平民的流动性引入政治,官职由君主任命而无法世袭;科举制造定了平民进入国家管理部门的普通统一标准,"朝为田舍部,恭登天子堂"在中国古代社会成为可能;析产继承制(由儿子分别家产)决定了中国社会难以形成代代世袭的地方豪强,社会难以形成固化的等级。

——摘编自寒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

材料二   清末科举制度被度除以后,传统的士绅阶层急剧分化,许多开明士绅流向城镇从事"自由职业",以至社会中出现了一个"绅商"阶层,他们或创办新式企业,或投资铁路和矿山开发,成功地跃入民族资产阶级行列。许多士人开始学习科学,崇尚发明创造,提倡投资设厂。随着清末立宪运动的开展,士绅也开始在城市里从事立完、自治活动。据学者统计,清末语政院和各省语议局议员91%具有传统功名。此外,士绅阶层还在城市组织社团、兴办报刊、出版西方书籍。

——摘编自李明伟《清末民初城市社会阶层嬗变研究》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每年大约有超过1000万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而当前城市居民向农村流动的现象也日渐增多。随着乡镇企业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亿万农业劳动者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第一产业实际利用劳动力逐渐下降,在城市中"白领工人"比重迅速上升和第三产业从业人口增加,新职业不断涌现,人们的择业机会也越来越多。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从体制内的单一身份向多样化发展转变。农民可以到城镇务工经商,社会成员可以自主创业,农民和工人通过考试选举等方式可以转变为公务员或事业人员。

——摘编自黄凯《当代中国社会流动探析》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中国古代和清末民初社会流动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流动的历史意义。
2024-05-3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29年,中央苏区苏维埃政府决定设立俱乐部,在革命节日和重大战役胜利后组织召开包括普通操、器械操、拳术、劈刺等红色体育竞赛活动。1933年,红军学校举办“八一”红色体育比赛,涌现出一批特等射击能手和特等掷弹手。至1934年1月,闽粤赣三省的俱乐部数量已达到1656个。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     
A.促进了全民文化素质提高B.实现了“体育军事化”目标
C.培养了革命英雄主义气概D.增强抗日军民的军事素养
3 . 西周铜器最简单的铭文中,通常只刻画有作器者的名、其祖先之名,或者只有一族徽(如图1)。较长的铭文中,作器者常记载自己或祖先的功绩,以及因此受赏的荣耀,铭文经常以“子子孙孙永宝用”结尾(如图2)。据此可知,西周贵族(     

A.铸器的目的在于保持家族地位B.通过铜器铭文来传承家族记忆
C.利用铜器强化与周天子的联系D.致力于维护周文化的独特地位
4 . 公元3-5世纪,日耳曼人向罗马帝国腹地的持续迁移彻底终结了西罗马帝国的统治。但这一时期,也是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及奴隶起义连续地、反复地上演的时期。这说明日耳曼人的迁徙(     
A.是罗马灭亡决定性因素B.揭开了西欧封建化序幕
C.催化了西欧政局的变动D.以吸收罗马文化为目的
5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不但任期长,还拥有任命总理、提起全民公决、解散议会及宪法委员会等专属权力。但自宪法颁布的第三年起,没有一个总统敢于解散议会;相反,多名总统迫于众议院和舆论压力而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封建政治残余犹存B.共和体制得到巩固
C.政体变更颇为频繁D.参众两院彼此掣肘
6 . 治安官是美国各个县(county)的执法者,负责维持县域内的治安,常被译为“警长”。治安官由民选产生,可连任。据不完全统计,自1924年威斯康星州产生该州第一位女性治安官以来,州内已有超过1/3的县出现女性候选人,有的人被提名不止一次。这反映出,美国基层治理(     
A.凸显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B.以维护地方的治安为核心
C.体现了现代性与传统的交织D.注重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
7 . 唐中期,长安城内修建了专门给流动人口居住的“客户坊”,到五代时“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贾,布在列位”。这些做法有利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都市建设规模的扩大
C.财政收入结构的转变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8 . 由宋代及清代,江西因赣江贯穿南北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水陆交通要地,东西货物汇聚,各方商贾云集。有学者认为,近现代江西发展由于海运的兴起,原本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赣江内河航运大不如前;随着铁路交通的兴起,江西更是错过了铁路时代的开端。该学者以江西为例,论述了(     
A.内河航运落后于其他交通方式B.交通变迁深刻影响区域发展
C.现代交通发展进入了铁路时代D.水运交通应该继续发挥作用
9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17世纪开始,当第一批大西洋沿岸的白人殖民者开始到内地寻找新机遇时,“西部”就在英裔美国人的想象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对许多白人来说,它充满了浪漫,散发着强烈的吸引力。表所示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西部印象的几个片段。

西部印象

概况

自然风光

19世纪末,“荒蛮的西部”成为吸引美国内外男女老少的游览胜地。尤其是19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铁路向西部进一步的延伸以及和印第安人之间战争的减少,西部度假宾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东部人时常到西部观光,并在“荒野”远足或进行短途旅行

牛仔文化

西部不仅为东部市场提供肉牛,还创造出“牛仔”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是年轻未婚的男士,多数是白人,也有许多非裔美国人。他们中大多数后来定居西部,过上了安定的生活。有人回忆说:“总的来说,我在(赶牛)路上度过的那几年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大部分时间里,我们是广袤土地上孤独的冒险家……我们拥有自由和勇敢者的激情”

新兴都市

1890年,当勘探者在科罗拉多州的小镇克里德附近发现银矿时,矿工们蜂拥而至。一时间,每天都有150至300人到达克里德。随着社区日益扩大,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各式建筑迅速出现。1893年,银价大跌,到19世纪末,克里德几乎成了空城

——据[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整理

选择材料中任意一个或多个角度,围绕“美国西部与移民文化”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运用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10 . 善书,又称劝善书,多数由乡绅和士族阶层创作或辑录而成,主要内容是民众道德及有关事例、言论。作为一种通俗读物,善书“是一种不论贫贱贵富,儒、佛、道三教共通又混合了民间信仰的规劝人们实践道德的书”。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善书”的撰辑和刊刻(     
A.发挥了一定的教化作用B.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D.丰富了乡约、族规的形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