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2 道试题
1 . “内镜精灵”是全球首创、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消化内镜下质量控制和辅助诊断系统。截至2023年10月,“内镜精灵”在全国累计发现早癌1006例……协助发现早癌及癌前病变24816国家和社会节约大量的医疗成本,还让基层医生也具备一定的“专家”水平。该材料可用来说明科技发展(     
A.丰富了医疗卫生资源B.优化了医疗产业结构
C.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D.转变了医疗机构职能
2024-05-2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美国学者亨廷顿认为,由于来自拉丁美洲和亚洲的移民新浪潮、学术界和政界流行的多文化主义和多样性理论和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拉美裔化的倾向等原因,导致美国国民特性出现了一定的危机。其旨在说明(     
A.拉美裔和亚裔在美国族群中的比例增大B.多文化主义理论冲击了美国的国家特性
C.美国的霸权地位日益受到冲击D.美国社会的文化认同面临挑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歌德在造访罗马后说道:“一个人如果看到了罗马,他就看到了一切。”如今的罗马早已从威势赫赫的庞大帝国,浓缩为一座被誉为“永恒之城”的古城,然而欧洲的精神内核与文化源头,依然植根于昔日罗马帝国的荣光。下列史实中能够印证上述论断的是(     
A.万神殿穹顶圆形堂样式影响后世欧洲的建筑风格
B.“史学之父”修昔底德开创了叙事体的撰史体裁
C.古罗马的骑士和市民文学在欧洲文化中影响深远
D.屋大维时期儒略历经修订后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与斯巴达以强健的体魄,勇敢、坚韧的品格为国民培养目标不同,古代雅典人认为,单纯的身体素质培养无法满足对优秀公民的要求。因此他们将体育训练与智育、德育、美育相结合,从而达到一种身心平衡的和谐发展,以追求个人在城邦中的自我实现。古代雅典的这一教育模式(     
A.意在提高城邦居民的综合素质B.丰富了公民的日常社会活动
C.更加注重强化公民的城邦认同D.渗透着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2024-05-1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贞观政要》载:“国学增筑学舍四百余间,国子、太学、四门、广文亦增置生员,其书、算各置博士、学生,以备众艺。……四方行生负书而至者,盖以千数。俄而吐蕃及高昌、高丽、新罗等诸夷酋长,亦遣子弟请入于学。儒学之兴,古昔未有也。”材料说明当时(     
A.儒学最受统治者推崇B.学校教育水平领先世界
C.四书五经成为教科书D.国学教育具有包容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30年代,《新生》等刊物涌现,并积极报道社会事件,下表内容是其部分代表性报道。据此可知,这些刊物的报道(     
创刊时间刊物名称代表性报道
1934年《新生》《东北的汉奸》《悼抗日志士邓铁梅君》《最近义军的活动》
1935年《大众生活》《朔风吹荡中的呐喊》《中国人打中国人的狠毒》《北平学运的扩大》
1936年《永生》《我们要求实现抗敌战争》《内战呢?抗战?》《华北内蒙告急》
A.折射出民主革命性质发生变化B.有利于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C.反映了国民党对日政策的调整D.证明国民党政府重视抗战的宣传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这两个字最早是在一件青铜器上发现的,考古学家称之为“何尊”。“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是指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战国后期仅剩下七雄与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此后,认为自己继承了华夏文明正统的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的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甚至包括边疆的少数民族的政权。再往后直至现代,基本都沿用“中国”的说法。在古代,中国的民族含义等同于华夏诸族或者汉族,与之对应的称呼是“蛮”“夷”“戎”“狄”,比如“南蛮”“东夷”“西戎”“北狄”,或者“蛮夷”“夷狄”。文化上的含义也只指华夏、汉族的文化,不包括其他民族。今天的中国当然应该包括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而广义的中国文化也应该包括56个民族的文化。历史上,中国的地理概念往往等同于中原,但这个中原并没有明显界限,并不一定就是河南省,甚至更大范围,都可以称为中原,如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安徽等地。

——改编自葛剑雄《“中国”名称的由来及“北京”称谓的变迁》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当局仓促立国,但是共和国体制并未落实。列强欺凌中国,仍旧咄咄逼人。从“九一八”到“七七”,日本步步进逼,企图将中国一块一块吞下。但是,日本压迫愈紧,中国救亡图存之心愈切。经历抗日战争,中国人炼铸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各民族形成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中共以农村为基地,动员民众,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于19499月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时,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经过百年炼铸的诉求,其威力莫可与京!

——改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词含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新中国”塑造的历史过程。
2024-04-28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秦国历史上的部分君主情况表。这反映了秦的统一(     
称号在位时间重大事件
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率兵救周有功,被赐封,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
秦穆公前659年—前621年灭掉西方戎族12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孝公前361年—前338年任用商鞅进行变法,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
秦王嬴政前247年—前221年灭六国,一统天下
A.受益于法家思想的指导B.缘于数代秦王励精图治
C.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D.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
9 . 据1870年统计,在爱达荷,华工在6579名矿工中占58.5%,达3853人;在俄勒冈,华工在3965名矿工中占61.2%,达2428人。在华盛顿、爱达荷和蒙大拿各州,约有1.5万名华工为北太平洋铁路线铺轨。在加利福尼亚的农场工人中,华工1870年占1/10,1880年占1/3,1884年占1/2。这说明(     
A.华工助推了近代美国西部经济发展B.清政府迫于人口压力鼓励移民海外
C.工业革命使美洲劳动力实现多元化D.西方侵略势力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
10 . 经济全球化改变着全球劳动力的市场结构,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劳动力的流动呈现出新的趋势,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的国际业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贸易、公共服务等行业就业机会增加
B.发达国家的留学生发挥重要作用
C.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
D.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许多移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