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的主人公在面对残酷的命运安排时仍旧拥有高贵的品质,他正直、善良、光明磊落,勇于承担责任。在城邦遭受瘟疫的祸害时,他说:“我的悲痛同时是为城邦,为自己,也为你们。”由此可见,该作品(       
A.歌颂牺牲精神B.称赞城邦民主C.宗教色彩浓厚D.宣扬集体意识
2 . 下图所示为考古出土的西夏文物西夏文《论语》(左)、西夏文佛经(右)。由此可知,西夏王朝(       
A.与北宋文化交流频繁B.政治制度已完全汉化
C.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特征D.把佛教当作官方宗教
2024-02-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08年3月英商电车公司经营的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后,电车和马路上的汽车一样安排“男女杂坐”。这一现象的普遍化,使得传统的“男女授受不亲”观念随之发生变化。这说明当时(     
A.交通技术的进步助推社会习俗变迁B.公路建设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C.汽车成为民众广泛使用的代步工具D.交通运输业具有半殖民地的色彩
4 .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参考中心,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想兑换黄金,必须先换成美元,再以固定价格35美元去兑换1盎司黄金。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这一变革(     
A.加速了世界贸易体系的瓦解B.体现了美国经济优势的相对削弱
C.导致了美国金本位制的破产D.宣告了美元霸权地位的彻底丧失
5 . 从格劳秀斯开始,几乎所有的国际法学者都把国际法主体锁定在欧洲国家这个范围——当时的国际法学术界普遍认为欧洲以外的民族和国家尚处在“野蛮状态”或“半野蛮状态”中。而1856年的巴黎会议却将土耳其加入欧洲国际法体系,此举使得(     
A.国际法迈出了其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B.土耳其成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
C.国际法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手段D.欧洲国家建立了近代外交制度
6 . 某作物在世界的传播路径: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国家(6世纪)—欧洲(15世纪后)—锡兰岛(1658年)—爪哇(1690—1696年)—拉美(18世纪初)。该作物的传播(     
A.对拉美和亚洲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B.提高了欧洲人的抗饥荒能力
C.催生了18世纪欧美社会生活的新习惯D.是借助新航路探险传入了西亚
7 .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前,浙江绍兴府通判一职出缺,结果顺天籍张廷泰中选。但在乾隆帝接见张廷泰时,听出了他的绍兴口音,便下旨对张廷泰漠视回避制严厉批判,并将其降职调往福建,还将审查御史等人一同论处。乾隆帝强调回避制旨在(     
A.规范官员选拔B.学习明朝制度C.维护君主专制D.加强官员管理
8 . 1986年,中央从乡镇企业所有制归属角度,将其归纳为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办4种基本形式一起发展。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4个层次的占比情况见下表。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1987年全国乡(镇)、村、联户、户办企业比重
层次企业个数(万个)占总数%职工(万人)占总数%总产值(亿元)占总数%工业产值(亿元)占总数%
总计179021008805.1104764.110032416100
乡(镇)办企业422.42397.527.21825.838.31345.841.5
村办企业11636.62320.726.41411.529.61149.935.5
联户办企业11896.8923.610.5424.88.9282.98.7
户办企业147384.23163.335.91102 23.146514.3
A.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有所改变B.城乡间差异呈缩小趋势
C.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9 . 宋神宗时期,画家崔白被世人推崇。下图是他所画的《双喜图》,画中描绘了两只喜鹊发现威胁向野兔预警,树下野兔惊吓之余的蓦然回首。据此可知,此作品(     
A.具有科学求真的精神B.受到了心学思想的影响
C.承载文人的价值追求D.体现了文化世俗化趋势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内源性现代化和外源性现代化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启动社会变迁的那些决定性因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这一区分,在马戛尔尼访华时中英两国交往礼单中已露端倪。当时中英社会的差别是巨大的,且这一不同内含了现代化的本质。……不同于中国的单一结构式的农业社会,英国已经孕育出内源性现代化的基本动力和变革的前提条件,……率先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那种认为西方更多是靠对东方掠夺而发达起来的想法并不准确,当时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才是起决定作用的,而且它们在启动阶段是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向前发展的社会不会只有富强欲望,不会把增长能力和效度当作唯一标准,更应是向内寻求文明基因的社会。

——摘编自向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的。……历史给予各民族窗口期是一视同仁的,但是能不能抓住这个战略机遇则要看当政者的智慧、格局和胆识、勇气,还包括整个社会的氛围和所形成的共识。

——摘编自向少飞《以大历史观看待中国的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明清时期中英内源性现代化的条件,说明英国“率先实现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历史性转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史实,阐述“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是与中国走向衰败、沦为半殖民地以及各种革命运动连绵不断的过程重叠在一起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